很多人對護理培訓很感興趣,醫(yī)學教育網特此與您分享關于胸腔閉式引流管的護理這篇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目的
1.保持引流通暢,維持胸腔內壓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觀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狀、顏色、量。
(二)實施要點
1.評估患者:
(1)評估患者病情、生命體征。
(2)評估胸腔引流情況。
2.操作要點:
(1)備齊用物,核對患者,解釋目的,取得合作(注:水封瓶準備:要在瓶內注入外用鹽水,注水量以水柱波動4-6厘米為宜,在引流瓶的水平線上注明日期及水量。)
(2)洗手,戴口罩。
(3)用兩把止血鉗雙重加閉引流管。
(4)消毒引流管連接口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并與負壓引流筒或水封瓶連接。
(5)觀察引流是否通暢。
(6)將引流瓶放于安全處,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厘米。
(7)整理用物,洗手,記錄引流液的性質、量及患者反應。
3.指導患者:
(1)囑患者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密閉狀態(tài)。
(2)拔除引流管前囑患者深吸氣,然后摒住,以免拔出引流管時管端損傷肺臟或疼痛及造成氣胸。
(三)注意事項
1.術后患者若血壓平穩(wěn),應取半臥位以利引流。
2.水封瓶應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轉,維持引流系統(tǒng)密閉,接頭牢固固定。
3.保持引流管長度適宜,翻身活動時防止受壓、打折、扭曲、脫出。
4.保持引流管通暢,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并作好記錄。如引流液量增多,及時通知醫(yī)師。
5.更換引流瓶時,應用止血鉗夾閉引流管防止空氣進入。注意保證引流管與引流瓶連接的牢固緊密,切勿漏氣。操作時嚴格無菌操作。
6.搬動患者時,應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
7.拔除引流管后24小時內要密切觀察患者有無胸悶、憋氣、呼吸困難、氣胸、皮下氣腫等。觀察局部有無滲血、滲液,如有變化,要及時報告醫(yī)師處理。
以上為胸腔閉式引流管護理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閱讀,想了解更多關于護理崗前培訓的內容,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