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醫(yī)學主管技師考試測試題:
(C)1.全口義齒修復,印模完成后,在灌模時,在將石膏印模邊緣,其目的是:
A.避免印模損壞;
B.保護印模邊緣有一定的形狀;
C.使基托邊緣有一定形狀;
D.防止模型斷裂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E.保持印模邊緣的清晰度。
(E)2.全口義齒初戴后,說話時上下人工牙有撞擊聲,其原因是:
A.患者沿未適應該義齒;
B.關系前伸;
C.因全部用瓷牙;
D.義齒因位不良;
E.垂直距離過高。
(D)3.使用面弓的目的是:
A.固定和轉移上頜牙托到架上;
B.將下頜對上頜的關系轉移到架上;
C.將的髁道斜度轉移以架上;
D.顳頜關節(jié)的位置關系轉移到架上;
E.為記錄上下托的關系
(D)4.全口義齒修復確定水平頜位關系的方法中下列哪一項是不確當的?
A.反復做自然開閉動作,在肌力閉合道終點建;
B.利用吞咽動用建;
C.利用卷舌法建;
D.用哥特式弓法建;
E.用肌電圖儀建。
(B)5.下頜人工尖牙的排位置,下列哪工項是錯誤的?:
A.33近中鄰面與22遠中鄰面接觸;
B.牙尖與面接觸;
C.牙頸部向遠中傾斜;
D.牙頸部向唇側微突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E.與3223建立的覆蓋為3cm.
(E)6.前伸平衡中,牙尖斜度是指牙尖平衡斜面與:
A.平面的交角;
B.眶耳平面的交角;
C.定位平面的交角;
D.各自牙尖底的交角;
E.髁導斜度的交角。
(B)7.無牙頜患者的垂直距離確定,主要應用:
A.面部外形觀察法;
B.息止頜位法;
C.面部三等分法;
D.拔牙前記錄法;
E.吞咽咬法。
(C)8.在下列哪種情況上頜全口他有被動向前的可能?
A.平面距上頜牙槽嵴近;
B.左右不平,左高右低;
C.前低后高
D.平面前高后低;
E.平面平分頜間距離。
(D)9.全口義齒的平面應平分頜間距離主要是為?
A.增加基托的吸附力;
B.防止人工牙折斷;
C.防止位前伸;
D.增加義齒的平穩(wěn)和固位;
F.獲得正確的垂直距離。
(D)10.牙尖交錯位是:
A.下頜骨的最后位是隨牙齒的變化而有改變的;
B.牙位、功能位是取決于提下頜肌的張力反射;
C.牙位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功能位是隨牙齒的變化而有改變的;
D.下頜骨的最后位受顳頜關節(jié)囊和韌帶所限制;
E.韌帶位、鉸鏈位受韌帶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