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劃重點!口腔助理醫(yī)師考試“口腔修復學”-固定橋的設計”,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相關內容如下,希望對大家復習備考有所助力!
【口腔修復學】固定橋的設計
①接觸式橋體:橋體的齦端與牙槽嵴黏膜接觸,便于恢復缺失牙的頸部邊緣外形,也有利于恢復發(fā)音功能,為臨床常采用的一種橋體形式。
a.蓋嵴式橋體:橋體齦端與牙槽嵴唇頰側黏膜的一小部分呈線性接觸。與牙槽嵴接觸面積小,自潔作用好,適用于上前牙牙槽嵴吸收較多者。
b.改良蓋嵴式橋體:將蓋嵴式橋體齦端向舌側延伸,使唇頰側接觸區(qū)擴展至牙槽嵴頂。可防止食物進入齦端,自潔作用好,患者感覺舒適,上下頜固定橋均可使用。
c.鞍式橋體:橋體齦端騎跨在牙槽嵴頂上,與牙槽嵴接觸面積大,自潔作用差。
d.改良鞍式橋體:橋體唇頰側齦端與牙槽嵴頂接觸,頸緣線位置與鄰牙協(xié)調一致,符合美觀要求。
e.船底式橋體:橋體齦端呈船底式與牙槽嵴頂接觸,接觸面積最小,容易清潔。但橋體下部唇頰舌側與牙槽嵴間的三角間隙很容易滯留食物。只用于下頜牙槽嵴狹窄的病例。
②懸空式橋體:橋體與黏膜不接觸,留有至少3mm以上的間隙,此間隙便于食物通過而不積聚,有較好的自潔作用,又稱為衛(wèi)生橋。
固定連接體:將固位體與橋體完全連接成一個不活動的整體。除半固定橋的活動連接端使用活動連接體外,各類型的固定橋連接體都需用固定連接體。根據固定橋的制作工藝不同分為整體鑄造連接體和焊接連接體。
1)整體鑄造連接體:在制作固位體和橋體金屬結構的蠟型部分時,就將兩者的蠟型相連接,進行整體鑄造,使固位體與橋體連接成一個整體。
2)焊接連接體:將固位體與橋體的金屬部分分別制成后,通過焊接方式把固位體與橋體連接成一個整體。
3)固定連接體要求:固定連接體應位于天然牙的近中或遠中面的接觸區(qū),即接近切端或(牙合)面1/2的部位,其截面積不應小于4mm2,連接體四周外形應圓鈍和高度拋光,不能形成狹縫;它應形成正常的唇頰、舌外展隙以及鄰間隙,切忌將連接體占據整個鄰間隙或壓迫牙齦,妨礙自潔作用。
活動連接體:是將固位體與橋體通過栓道式連接體相連接。栓道式連接體通常由栓體和栓道組合而成。栓體位于橋體上,栓道位于活動連接端的固位體上,通過栓體嵌合于栓道內形成活動連接體?;顒舆B接體適用于半固定橋的活動連接端,一般設計于后牙固定橋。
第二階段刷題大家都開始了!掃描下方二維碼立即加入!
“劃重點!口腔助理醫(yī)師考試“口腔修復學”-固定橋的設計”的內容,由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搜集,希望對正在備戰(zhàn)口腔醫(yī)師考試的人提供幫助,更多備考資料干貨,敬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
10月30日 19:00-21:00
詳情出分當晚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