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了“粒細胞的病理學變異”相關知識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1.升高
見于變態(tài)反應疾病[哮喘、蕁麻疹、支氣管肺曲霉病、過敏(嗜酸性粒細胞達8%-29%)、濕疹]、某些藥物反應(青霉素、鏈霉素、紅霉素、阿片等)、寄生蟲病、結節(jié)性動脈周圍炎和Voisins綜合征、皮膚病、惡性血液病和新生物疾患(結節(jié)病、何杰金氏病、原發(fā)性紅細胞增多癥、肝癌、卵巢癌、髓樣白血病)、射線、苯、猩紅熱早期(嗜酸性粒細胞8%-20%)、甲狀腺機能亢進,心內膜炎和心肌病。
甲狀腺機能低下;尿中出現乳糖、葡萄糖、半乳糖或戊糖的糖尿病;慢性鼻竇炎;流感;腎病綜合癥;獲得性溶血性貧血;著色性蕁麻疹;何杰金氏病;結核;天花;粘液性水腫;應激(外傷、電休克、發(fā)燒);急性感染和光照均易見嗜堿性粒細胞的升高;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則明顯升高。
2.減少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于傷寒、瘧疾急性期、糖尿病酸中毒、腎上腺功能亢進,Surrenales和應激狀態(tài)。
[嗜酸性粒細胞的增高一般與變態(tài)反應(如:哮喘、蕁麻疹)和寄生蟲的感染有關。一些皮膚病如濕疹和血液病也可以引起,與傳染病也有關,總之單純一個嗜酸性粒細胞增高不能診斷疾病。
3.參考值:
0(0.005)-0.3×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