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了心包穿刺手術具體操作方法如下,請各位考生仔細查看。
(1)患者一般取坐位或半臥位,暴露前胸、上腹部。仔細叩出心濁音界,選好穿刺點。選擇積液量多的位置,但應盡可能地使穿刺部位離心包最近,同時盡量遠離、避免損傷周圍臟器。必要時可由超聲心動圖來確定穿刺方向。常用的部位有胸骨左緣、胸骨右緣、心尖部及劍突下。以劍突下和心尖部最常用。
(2)消毒局部皮膚,覆蓋消毒洞巾,在穿刺點自皮膚至心包壁層做局部麻醉。
(3)將連于穿刺針的橡膠皮管夾閉,穿刺針在選定且局麻后的部位進針,具體方法為,①劍突下穿刺:在劍突與左肋弓夾角處進針,穿刺針與腹壁成30°~45°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側進入心包腔后下部;②心尖部穿刺:在左側第5肋間或第6肋間濁音界內2cm左右的部位進針,沿肋骨上緣向背部并稍向正中線進入心包腔;③超聲定位穿刺:沿超聲確定的部位、方向及深度進針。
(4)緩慢進針,待針鋒抵抗感突然消失時,提示穿刺針已進入心包腔,感到心臟搏動撞擊針尖時,應稍退針少許,以免劃傷心臟,同時固定針體;若達到測量的深度,仍無液體流出可退針至皮下,略改變穿刺方向后再試。
(5)進入心包腔后,助手將注射器接于橡皮管上,放開鉗夾處,緩慢抽液,當針管吸滿后,取下針管前,應先用止血鉗夾閉橡皮管,以防空氣進入。記錄抽液量,留標本送檢。如果使用的是套管針,在確認有心包積液流出后,一邊退出針芯,一邊送進套管。固定套管,接注射器,緩慢抽取積液醫(yī)學|教育罔搜集整理。記錄抽液量,留標本送檢。
(6)抽液完畢,拔出針頭或套管,覆蓋消毒紗布,壓迫數分鐘,并以膠布固定。
更多內科診療技術知識點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欄目!這里有2020年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政策動態(tài)、精華資料及備考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