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 根主含脂溶性的二萜類成分和水溶性的酚酸成分,還含黃酮類,三萜類,甾醇等其他成分。脂溶性成分中,屬醌、酮型結構的有:丹參酮(tanshinone)Ⅰ、ⅡA、ⅡB[1,2]、Ⅴ、Ⅵ[2],隱丹參酮(cryptotanshinone)[1],異丹參酮(isotanshinone)Ⅰ、Ⅱ[3]、ⅡB[4],異隱丹參酮(isocryptotanshi-none)[3],羥基丹參酮(hydroxytanshinone)ⅡA,丹參酸甲酸(methyl tanshinonate)[1],丹參新醌(dan-shexinkum)A、B、C[1]、D[6],二氫異丹參酮(dihydroi-sotanshinone)Ⅰ[7],新隱丹參酮(neocryptotanshinone)[4],去羥新隱丹參酮(deoxyneocryptotanshinone)[8],代號為Ro-090680的2-異丙基-8-甲基菲-3,4-二酮(2-isopropyl-8-methylphenanthrene-3,4-dione)[9],去甲丹參酮(nortanshinone),丹參二醇(tanshindiol)A、B、C[10],丹參新酮(miltirone)[11],1-氫丹參新酮(1-dehy-dromiltirone),1-氫丹參酮(1-dehydrotanshinone)ⅡA[12],1-氫代異隱丹參酮(1-detoisocryptotanshinone)[13],3α-羥基丹參酮(3α-hy-droxytanshinone)ⅡA[10],1,2-二氫丹參醌(1,2-dihydrotan-shinqiunone)[14],醛基丹參酮(formyltanshinenone),亞甲二氫丹參酮(methylenedihydrotanshinone),7β-羥基-8,13-松香二烯-11,12-二酮(7β-hydroxy-8-13-abietadiene-11,12-dione),1,2,5,6-四氫丹參酮(1,2,5,6-teTCMLIBahydrotanshinone)Ⅰ,4-亞甲丹參新酮(4-methylenemiltirone)[15],丹參內酯(tanshinlactone)[17],二氫丹參內酯(dihydrotanshinlactone)[18],丹參螺縮酮內酯(danshen-spiroketallactone),表丹參螺縮酮內酯(epidanshenspiroketallac-tone)[19],丹參螺縮酮內酯Ⅱ[18],就是丹參隱螺內酯(cryptoac-etalide)[20],鼠尾草酮(miltiodiol)[22]。丹參環(huán)庚三烯酚酮(miltipolone)[23]等;屬其他類型結構的有:降鼠尾草氧化物(nor-salvioxide)[22],彌羅松酚(ferruginol)[12],鼠尾草酚(salviol)[14],柳杉酚(sugiol)[15]等。水溶性的酚性酸化合物有:丹參酸(sal-vianic acid)A、B、C,丹參酸A又稱丹參素,其結構為D(+)-β-(3,4-二羥基苯基)乳酸[D(+)-β-(3,4-dihydroxyphenyl)lactic acid],丹參酸B是由3分子的丹參素和1分子的咖啡酸(caffeic acid)縮合形成的,就是丹參酚酸B;丹參酸C是2分子丹參素的縮合物[24,25];丹參酚酸(salvianolic acid)A、B、C、D、E、G[26-29];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迷迭香酸甲酯(methyl rosmarinate)[27],紫草酸單甲酯(monomethyl lithospermater),紫草酸二甲酯(dimethyl lithospermate),紫草酸乙酯(ethy lithospermate)[30],紫草酸(lithospermic acid)B[31],原兒茶醛(protocaterchualdehyde),咖啡酸[27],異阿魏酸(isoferulic acid)[30]等。還含黃苓甙(baicalin)[32],異歐前胡內酯(isomperatorin)[13],熊果酸(ursolic acid),β-谷甾醇(β-stiosterol),胡蘿卜甙(daucosterol)[35],5-(3-羥丙基)-7-甲氧基-2-(3-甲氧基-4-羥苯基)-3-苯并呋喃甲醛[5(3-hydroxypropyl)-7-methoxy-2-(3-methoxy-4-hydroxyphe-nyl)-3-benzofurancarbaldehyde][33],替靠皂甙元(tigo-genin)[1],豆甾醇(stigmasterol)[7]等。
根莖中分得丹參酮ⅠⅡA,ⅡB,隱丹參酮,丹參新醌B,二氫丹參酮Ⅰ,亞甲基丹參醌[34]。
從丹參注射液中得丹參酮Ⅰ,隱丹參酮,異阿魏酸,原兒茶酸,琥珀酸(succinic acid),迷迭香酸,丹參酚酸A[35]。
2.甘西鼠尾草 根含丹參酮Ⅰ、ⅡA[36],ⅡB[37],隱丹參酮,羥基丹參酮,丹參酸甲酯[36],紫丹參酯(prgewaqiunone)A、B,亞甲基丹參醌,1,2-二氫丹參酯[38],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紫丹參萜酸(przewanoic acid)A、B[39],丹參新酯B,丹參內酯,去甲丹參酮,二氫丹參酮Ⅰ[40],紫丹參萜醚(przewalskin)[37],紫丹參呋然酸(przewalskenic acid)A[41],紫丹參蒽醌(przewalskinone),1,5-羥基-3-甲基蒽醌(ziganien)[42],β-谷甾醇[36]。此外,同屬植物①白花丹參根含有:丹參酮Ⅰ、ⅡA,二氫丹參酮Ⅰ,二氫異丹參酮Ⅰ,陷丹參酮,羥基丹參酮ⅡA,亞甲基丹參醌,丹參酸甲酯,丹參醌B,丹參新酮,去甲丹參酮,Ro-099680,1,2,15,16-四氫丹參醌(1,2,15,16-teTCMLIBahydrotanshi-quinone),丹參醛(tanshinaldehyde)[43]。②擬丹參根含二萜化合物:擬丹參醛(tanshinaldehyde)[44],三萜化合物:2α。3β,24-三羥基烏蘇-12-烯-28-羧酸(2α,3β,24-terhydroxy urs-12-en-oic acid),2α,3α,24-三羥基烏蘇-12-烯-28-羧酸(2α,3α,24-TCMLIBihydroxy urs-12-en-28-oic acid),2α,3α-二羥基烏蘇烯-28-羧酸(2α,3α-dihydroxy urs-12-en-28-oic acid),2α,3β-二羥基烏蘇-12-烯-28-羥酸(2α,3β-dihydroxy urs-12-en-28-oic acid),2α,3α,19-三羥基烏蘇類羥酸(2α,3α,19-TCMLIBihydroxy urs-12-en-28-oic acid),2α,3β,19-三閎基烏蘇-12-烯-28-羧酸(2α-3β,19-TCMLIBihydroxy urs-12-en-28-oic acid),3-O-乙?;R墩果酸(3-O-acetyloleanolic acid)[45].
【理化鑒別】
1.取該品粉末5g,加水50ml,煎煮15~20分鐘, 放冷,濾過, 濾液置水浴上濃縮至黏稠狀,放冷后, 加乙醇3~5ml使溶解,濾過,取濾液數滴,點于濾紙條上, 干后,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 顯亮藍灰色熒光.將濾紙條懸掛在濃氨溶液瓶中(不接觸液面),20分鐘后取出, 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淡亮藍綠色熒光.
2.取上述濾液0.5ml,加三氯化鐵試液1~2滴, 顯污綠色.
3.薄層層析:
樣 品 液: 取粉末1 g,加乙醚5ml置具塞試管, 振搖放置1小時,濾過, 濾液揮干,殘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
對照品液:取丹參酮ⅡA、隱丹參酮加醋酸乙酯制成2mg/ml的溶液.
展 開: 硅膠預制板, 點樣5ml.以苯-醋酸乙酯(19:1)為展開劑.
顯 色:在日光下檢視,可見丹參酮ⅡA紫紅色與隱丹參酮橙紅色斑點.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水(15: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70nm.理論板數按丹參酮ⅡA峰計算應不低于2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丹參酮ⅡA對照品10mg,置50ml棕色量瓶中, 加甲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 即得(每1ml中含丹參酮ⅡA16mg).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該品粉末(過三號篩)0.3g,精密稱定, 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人中醇 50ml,密塞, 稱定重量,加熱回流1小時, 放冷,密塞, 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 搖勻,濾過, 取續(xù)濾液,即得.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ml,注人液相色譜儀, 測定,即得.該品含丹參酮ΠA(C19H18O3)不得少于0.20%.
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① 強心 加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臟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② 對血管作用 擴張冠脈,增加心肌血流量;擴張外周血管,血流增加;腦血流量下降
③ 抗血栓形成 提高纖溶酶活性;延長出、凝血時間;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小板內cAMP水平抑制TXA2合成);改善血液流變學特性(血粘度降低、紅細胞電泳時間縮短)
④ 改善微循環(huán)
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作用
① 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 丹參制劑治療:壞死心肌清除快;纖維母細胞分化、膠原纖維形成較明顯;肉芽形成比較成熟。局部淤血減輕、血液循環(huán)改善,愈合時間縮短。
② 抑制過度增生 對過度增生的纖維母細胞有抑制作用。
保肝
改善肝微循環(huán)。
抗菌
丹參制劑中含有隱丹參酮、二氫丹參酮,對體外的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性桿菌有抑制作用。
降血脂作用
丹參能使主動脈粥樣斑塊形成面積明顯減少,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丹參可抑制高脂膳食家兔的血脂上升。通過研究發(fā)現丹參素還能抑制細胞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
丹參對喜樹堿、環(huán)磷酰胺的抗癌活性有增效作用.丹參對肉瘤180 細胞有細胞毒作用.從丹參中分離出的有明顯抗腫瘤活性成分紫丹參甲素,對小鼠Lewis肺癌、黑色素瘤1316和肉瘤180 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丹參對腫瘤的作用,有兩種不同的報告:有實驗發(fā)現,丹參有促進癌轉移的作用.單獨應用丹參對 Lewis 肺癌小鼠自發(fā)肺轉移有明顯促進作用;單獨應用復方丹參注射液(含丹參和降香)對大鼠 Walker256 癌細胞血行擴散有促進作用.亦有實驗表明: 丹參等組成的活血化淤方在臨床上并未促進食道癌和鼻咽癌病人癌瘤的遠部位轉移;丹參等組成的活血化淤復方也不促進食道癌大出血與穿孔.
丹參注射液可使部分病人的膽固醇下降.在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的大鼠, 口服丹參煎劑未見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對主動脈病變亦無保護作用.但對動脈粥樣硬化家兔, 可降低血和肝中的甘油三酯.復方丹參對高血脂家兔模型血清膽固醇、中性脂肪、β-脂蛋白亦有明顯的降低作用.丹參及白花丹參能抑制家兔實驗性冠狀動脈大分支粥樣斑塊的形成.
丹參有促進創(chuàng)傷愈合的作用.對人工骨折的家兔,能減輕局部淤血, 改善局部循環(huán),促進骨折愈合.其促進骨折愈合的作用, 與其提高血清鋅含量、加強骨折斷端鄰近骨組織中鋅的動員以及通過提高骨痂中鋅含量、鋅/銅比值來加速骨痂組織生長和鈣化過程有關.
丹參可改善誘導性腎功能衰竭大鼠的尿毒癥癥狀.能明顯降低尿素氮、肌酐、甲基胍、胍基丁二酸的血清濃度,既改善高磷酸血癥, 又改變了血中游離氨基酸的晶型,能促進腎功能恢復.
此外,丹參煎劑給家兔肌注,有降血糖作用。丹參酮有溫和的雌激素樣活性,并有抗雄性激素的作用。丹參對兔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有保護作用.丹參制劑對結締組織病變可抑制膠原的合成,促進分解,可用于治療硬皮病及瘢痕性疾病。
丹參煎劑給小鼠腹腔注射43g/kg,48小時l次腹腔注射內未見動物死亡,而64g/kg組10只動物死亡2只。丹參水提醇溶部分,小鼠1次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80.5±3.1g生藥/kg,丹參或復方丹參注射液,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136.7±3.8g/kg和61.5g±5.3g/1g。(以生藥含量計);家兔每日腹腔注射丹參注射液2.4g/kg或復方丹參注射液3g/kg,連續(xù)14日,未見中毒性反應,動物血象、肝腎功能和體重等均無異常改變,實質性臟器除明顯充血外,未見特殊變化。另外,小鼠每日灌胃2%丹參酮混懸溶液0.5ml,連續(xù)14日,大鼠每日灌胃2.5ml,連續(xù)10日,亦未見毒性。
小白鼠腹腔注射半數致死量:丹參注射液36.7±3.8g/kg,復方丹參注射液61.5±5.26g/kg。麻醉動物靜脈注射此二劑達臨床應用量40~80倍亦無毒性反應;每天給家兔靜脈注射臨床用量的20~30倍連續(xù)14天,也未觀察到毒性反應,而且對于血象,肝、腎功能,體重亦無不良影響,實質性臟器除明顯充血外,來見特殊變化。
1.隱丹參酮的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謝:
以薄層分離和雙波長薄層色譜掃描儀分離及測定生物樣品中隱丹參酮的含量。將29只小鼠(雄性,體重22-25g,以下同),分成6組,每組3-6只動物,禁食8小時后,每鼠以隱丹參酮2mg灌胃,給藥后不同時間處死,取全胃腸道及其內容物研成勻漿,提取測定藥物含量。在半對數紙上以藥物回收率作縱坐標,時間為橫坐標作圖,求得隱丹參酮在胃腸道的半量消失時間為31/3小時。另外,將藥物放入小鼠離體胃腸道內在生理鹽水中溫孵(37℃)12小時,測定藥物回收率為98%,因此上述藥物自整體胃腸道消失的情況,基本上反映口服后藥物的吸收,另取8只小鼠禁食8小時后,灌胃隱丹參酮400mg/kg,2小時后處死,取各組織(2只動物為一個樣品)研成勻漿提取測定藥物含量,結果表明,口服后肝及肺含量較高,肺、心其次,脾、血漿及腎依次遞減。另將6只小鼠。靜脈注射隱丹參酮(以少量吐溫80及二甲基亞砜助溶)40mg/kg,5分鐘后處死,測得藥物在組織的含量,以腦、肺、心較高、肝、血漿、腎及脾依次遞減。8只大鼠(雄性,體重120~150g,以下同),禁食2小時后,每鼠灌胃隱丹參酮350mg/kg,給藥后分段收集尿液,測定藥物含量。給藥后,原形藥物自大鼠尿中排出很少,服藥24小時僅排出給藥量的0.21%,48小時共排出0.34%,另取5只大鼠禁食12小時后灌胃隱丹參酮150mg/kg,在乙醚麻醉下插膽管,并分段收集膽汁,測定藥物含量。給藥后6.12及20小時內,原形藥自膽汁排出為給藥量的0.17%、0.48%及0.80%。說明藥物自腸道吸收后大部分在體內。大鼠口服隱丹參酮后,尿、膽汁及腸道內容物經提取及薄層層離后,可得7個斑點,純化后得7個紅色或橙黃色結晶。測定其理化性質,其中代謝物6號為未改變的隱丹參酮,7號為丹參酮ⅡA,1號極性最大,根據高分辨質譜測定,代謝物2.3.5及6號體外抑菌試驗均為陽性,但仍以原形藥(6號)活性最強,因此在動物體內發(fā)揮藥理作用可能仍以原形藥為主。將隱丹參酮放入離體大鼠小腸內溫孵(37℃)5小時后,腸內容物經提取及薄層層離后,除有原形藥外,尚有少量丹參酮ⅡA。大鼠口服隱丹參酮后3小時內膽汁中首先出現的代謝產物除原形藥外。也是丹參酮ⅡA,說明腸道內或肝臟的脫氫酶可能使隱丹參酮轉化成丹參酮ⅡA。1.2.3.4及5號比隱丹參酮極性大的代謝物在大鼠口服藥物6小時以后才陸續(xù)在膽汁中出現,說明藥物經過反復的肝腸循環(huán),在肝臟由肝微粒體藥酶催化,逐漸轉化成相應的代謝產物。例如羥基丹參酮ⅡA可能由羥基化酶所催化,丹參酮ⅡA與谷氨酸的縮合物則可能由?;o酶A和谷氨酸2-N?;D移酶參與轉化。因此設想,隱丹參酮在動物體內的生物轉化可能有下列途徑。
2.丹參酮的膽汁排泄與肝內轉化:
2.1.試驗動物為大鼠,雄性、體重350~400g,10%烏拉坦1g/kg腹腔麻醉,以小兒頭皮針插入總膽管,固定后先收集1小時的膽汁作為空白對照。藥物先溶入少量二甲基甲酰胺。然后以1%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稀釋至10mg/ml。由十二指腸給藥,而后按時定量收集膽汁,膽汁貯于冰箱過夜,以氯仿提取兩次,合并氯仿液,水浴蒸于,貯于干燥器,測試前以50ml氯仿定量稀釋,進行高效液相分離并定量;丹參酮在肝勻漿內的轉化,用體重160g雄性大鼠乙醚麻醉后,取肝臟,稱重后以0.15M氯化鉀、0.24M煙酰胺制備均漿,雙層紗布過濾,濾液再以上述溶液稀釋至每10ml相當于肝組織6g。于100ml錐形瓶中加入PH7·4的磷酸緩沖液4ml,肝勻漿液2ml,丹參酮樣 品1mg溶于95%乙醇0.2ml中,對照組加0.2ml不含丹參酮的95%乙醇液。37℃保溫2小時,終止反應后用氯仿12ml分二次萃取。合并萃取液。水浴蒸干。測試前以氯仿100ml溶解樣品,應用薄層分離并定量、(硅膠一CMC薄層,展開劑為苯-丙酮(95:5):肝內抑菌活性成分檢出,試驗采用小鼠,給丹參酮Ⅱ-A后,經不同間隔時間,取肝組織,無水硫酸鈉制成脫水肝粉,進行硅膠干柱層析,分離出相應色帶,參比物丹參酮ⅡA,切下該段色帶后以丙酮洗脫,回收丙酮后作抑菌試驗。
實驗結果表明,大鼠十二指腸給藥后一般在1小時左右即可測得膽汁中有微量的丹參酮排出,其排出高峰在給藥后3小時左右。給總丹參酮制劑組,劑量24mg其中含丹參酮ⅡA3.09mg,隱丹參酮0.6mg。該組動物排出的膽汁中含丹參酮ⅡA量較丹參酮ⅡA組高5~10倍以上。提示制劑組中的隱丹參酮有部分在肝內可轉化為丹參酮ⅡA,此外總酮制劑組的腸吸收較單體丹參酮ⅡA的吸收為多,也可能是其中因素之一。十二指腸給予隱丹參酮后膽汁中不僅有隱丹參酮,尚出現丹參酮ⅡA的色譜峰。給丹參酮Ⅰ后膽汁中所排出的丹參酮Ⅰ較丹參酮ⅡA較丹參酮ⅡA及隱丹參酮略有增多,說明不同結構的丹參酮其在肝內的排出速度是不相等的。大鼠十二指腸給隱丹參酮后,膽汁中出現丹參酮ⅡA,提示隱丹參酮在肝內可經脫氫反應轉化為丹參酮ⅡA。為此,采用大鼠正常肝的習漿液與隱丹參酮在37℃保溫2小時,終止反應后以氯仿提取勻漿液,蒸于氯仿后,用50ml氯仿溶解樣品,然后在硅膠-CMC薄層上精確滴加10ml樣品,展層后圖譜上可見勻漿液中除隱丹參酮外,還形成另一產物,其Rf值為0.42,與濃硫酸反應顯綠色。其紫外吸收與已知品丹參酮ⅡA完全一致。從而證明隱丹參酮在肝勻漿內經脫氫反應轉化為丹參酮ⅡA。此外亦發(fā)現在以二氫丹參酮Ⅰ與肝勻漿保溫后,在勻漿液中形成另一產物與濃硫酸反應呈蘭紫色,其Rf值與丹參酮Ⅰ相同,但生成率較低。
為了解服用丹參酮后肝內有無抑菌活性成分,除直接由膽汁中測定其含量外,還參照前文觀察了肝膽及尿液中的抑菌活性成分,應用分枝桿菌607為指示菌。藥物制劑分別為丹參酮ⅡA、丹參酮Ⅰ及隱丹參酮,藥物均配制成油劑,劑量為2mg/只。實驗動物用體重20~25g的雄性小鼠,每組12只。于給藥后的2.4.16.30小時分別處死3只,在無菌條件下用皮膚鉆孔器切下直徑6mm的肝組織,同時收集血、尿與膽汁,分別置入事先準備好的含有分枝桿菌607的瓊脂平板上,在37℃溫箱經36-48小時,以抑菌圈達10mm以上為正反應,結果表明:給藥后的第2小時各組動物的肝、膽、血、尿中很少出現抑菌物質出現,其抑菌圈分別為隱丹參酮組26mm(2/3)。丹參酮ⅡA10~20mm(3/3)、丹參酮Ⅰ11mm(1/3)。且該抑菌物質在肝內停留時間較長于小時30肝內仍可檢出。(分母為試驗樣品數,分子代表具有抑菌活性數)。
2.2.丹參酮ⅡA磺酸鈉:
實驗所用標記丹參酮ⅡA磺酸鈉比活性為8.4uci/mg。小鼠體重20~22g,一次靜脈注射3uci/只。分別于給藥后1.6和24小時殺死小鼠,取出心、肝、膽囊、肺、腎、胃、腸和胃腸內容物。稱取一定量組織(一般在20mg)左右,尿和血液吸取量不超過0.1ml過氧化氫,置于70~80℃水浴中消化30分鐘左右,然后用FJ-353雙道液體閃爍儀測定放射活性。所用閃爍液含有0.03%PPO和0.4%POPOP的二乙醇甲醚和二甲苯閃爍液。以14C正十六烷作內標準淬滅校正。各組織中的放射活性以每分鐘脈沖數(cpm)100mg濕重計算。結果表明,小鼠1次靜脈注射后l小時,組織中以肝、肺和腸為高;腎、脾、心、胃次之;腦最低。在6和24小時均趨于減少。腸內容物的放射活性在3個不同時間均占首位,分別為注入量的8.1,52.0和32.7%。膽囊及內容物的放射活性按每只膽囊重量計算在6和24小時,分別為注入量的12.7和1.2%。小鼠1次靜脈注射35S-丹參酮ⅡA后連續(xù)收集24,48和72小時的尿和糞,按上述方法消化,測定放射活性。停止飼食的3日內每天灌胃50%葡萄糖溶液1ml。
在給藥后24小時內尿中排泄率為10.2%,24~48小時和48~72小時內分別為4.5%和1.8%,72小時內總排泄率為16.5%。第1日內糞中排泄率為32%。第2日和第3日內分別為24.1%和19.6%。3日內總排泄率為75.7%。3日內尿和糞的總排泄率為92.2%。從上述結果可以認為35S-丹參酮ⅡA的排泄途徑主要是由膽道排至腸內,由糞中排出。小鼠靜脈注射35S-丹參酮Ⅱ3uci/只后2,5,10,20,30,60,90,120和240分鐘從眼后靜脈叢取血0.01ml,測定全血的放射活性,結果給藥后2分鐘血中平均放射活性為75843cpm/0.1ml血,90分鐘已降至3758cpm/0.1ml血。至240分鐘仍在低水平。小鼠靜脈注射一定量35S-丹參酮ⅡA磺酸鈉后收集24小時的尿,濃縮分離后經薄層鑒定,表明一個是原形藥,另一個為代謝產物。
2.3.丹參素在生物樣品中的藥代動力學:
以醋酸乙酯為溶劑,分別掃描激發(fā)光譜與熒光發(fā)謝光譜,峰波長各為?EX285nm,?EX314nm。丹參素濃度在1.0~9.0×10(-6)g/ml范圍內,與熒光強度呈線性關系。相關系數r=0.9996,回歸方程C=1.0168×10-7F-1.815×10(-7)。丹參素的醋酸乙酯提取穩(wěn)定,于3小時內測得的熒光強度數據恒定。于血漿中,按上列丹參素濃度線性范圍的熒光強度數據表明,其直線相關關系亦屬良好,r=0.9997;回歸方程C=1.497×10(-7)F-1.470×10(-7)。分別吸取丹參素純品水溶液(0.03mg/ml)0.15-1.35ml,水稀釋至1.50ml,各加入家兔空白血漿1.0ml,稀H2SO40.5ml,用醋酸乙酯提?。?×1.5ml),于EX285nm加血漿,稀釋至2.5ml,同法操作,作為標準,測得回收率結果平均為76.47±2.427%,變異系數CV:3.174%(n=20)。
取家兔5只,經快速耳靜脈注射丹參素(針劑30mg/kg)后,于5.15.30、60、90、120擴150分鐘定時抽血、取血漿,如前操作,測定血藥濃度,用空白血漿作對照。由實驗數據的均值,以丹參素濃度的對數與時間作圖,為一直線。顯示丹參素的藥素的藥代動力學為單室模型,其參數消除速率常數和生物半衰期各為:Kel=0.0456±0.0141分鐘:t1/2=16.58±5.768分鐘。
不宜與藜蘆同用。
丹參活血也會引起大出血:
服用抗凝結藥物的心臟病人,如同時服用丹參,小心引起嚴重出血。
現代醫(yī)學將丹參中一種主要成分提煉出來作為藥物,而丹參的傳統(tǒng)炮制卻是用炒的方法。所以有人懷疑:如果丹參經過部分提煉制成藥丸或藥劑,是否會跟采用傳統(tǒng)方式煎煮整棵丹參所帶來的療效一樣?是否也沒有副作用?這都有待進一步研究。
丹參的作用包括擴張冠狀動脈,中醫(yī)相信丹參可預防血液郁積和心肌梗塞。它也影響脂質代謝,能使一些病人膽甾醇(類固醇)下降。其他作用還有治療某些婦科病、中樞神經作用(鎮(zhèn)靜)、抗衰老(幫助記憶)和抗菌、抗微生物(結核菌、真菌、肝炎、血吸蟲)作用,它也能阻止吸收酒精、預防肝臟纖維化(fibrosis)、降低血糖,甚至保護灼傷皮膚等作用,傳統(tǒng)醫(yī)學文獻記載丹參的藥性:“……活血化淤,養(yǎng)血寧心,寬胸止痛藥……”及“活血行氣止痛,養(yǎng)血安神除煩”。古代有“一味丹參,功同四物”之說,四物(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乃傳統(tǒng)補血之良方。清除氧自由基
近年來很多人以現代醫(yī)學的研究方法進一步探討丹參的醫(yī)療作用,研究體內產生的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s)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和丹參的關系。
氧自由基是人體每天經過代謝作用后所產生的氧化產物,這些物質也會在其他情形下產生,如壓力、吸煙、輻射、接觸環(huán)境污染物質……身體內有過多的氧自由基會破壞細胞膜,使細胞失去穩(wěn)定性,不能正常運作,如分泌荷爾蒙、傳導電解質及生理信息等等,甚至引起慢性病。它也導致脫氧核糖核酸(DNA)損傷,引起腫瘤、心血管疾病或細胞凋亡。很多人相信細胞長期受到氧自由基破壞,最終會造成衰老,因此人們認為定期服用抗氧化物補充劑(antioxidant),能中和自由基的破壞力,保護細胞受到氧化破壞(oxidative damage),延緩衰老。
丹參有清除(scavenging effect)自由基的作用。1996年北京一所研究院發(fā)表報告,丹參素注射液所含的丹參酮能夠消除因為心肌梗塞所產生的氧自由基,同時保護心肌細胞膜不受破壞。另外,嬰兒出生后如出現窒息,會產生大量的氧自由基,破壞腦細胞,基于丹參能夠清除自由基的理論,中國四川成都一家醫(yī)院便曾以丹參治療窒息嬰兒。新加坡國立大學醫(yī)學院藥理系亦以科學的方法,研究丹參制成西藥的療效,發(fā)現通過氧化酶(oxidase)活性的測定后,丹參有助于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減少自由基。
增進一氧化氮活性至于一氧化氮(NO nitric oxide),它是一種強有力的血管舒張藥物,能夠調節(jié)血管的收縮與舒張。早在1867年,醫(yī)生都認為治療心絞痛的亞硝酸戊酯(amylnitrite)能夠降低血壓,現在我們明白那是因為NO釋放,舒張血管,使藥物產生作用。去年香港大學發(fā)表一份報告,指出丹參酮B鎂化合物能夠增進細胞一氧化氮的活性。
巨噬細胞(macrophage)也能夠產生NO,在身體內的局部發(fā)揮作用,殺滅細菌。這說明了NO有不同生理功能。一方面它擁有毒性,殺滅病菌,而過量的NO會引起中風、細胞缺氧等弊端。另一方面適量的NO可使細胞互相傳遞信息,達到正常生理作用。
NO也是一種自由基氣體,過多的NO會破壞細胞。因為過氧化物(superoxide)和NO結合后,會產生高氧亞硝酸鹽(peroxynitrate),而它經過分解后變成一種更強力的自由基后(羥基OH=hydroxyl radical),加劇毒性。
兩三年前臺灣陽明大學以動物研究出丹參減低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的原因。發(fā)現它不但能夠降低膽固醇,同時丹參的抗氧化功能減低血管壁內皮(endothelium)受到破壞。它也能制止高膽固醇動物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LDL=low density lipoproteins)受到氧化改變。
丹參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防止血小板凝結,保護心肌缺血,所以是一種常用的傳統(tǒng)草本藥物。不過服用丹參并不是完全沒有副作用。服用不當會引起嚴重出血,造成生命危險。例如,有些心臟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抗血凝結藥物(anti-coagulants),預防血栓塞,其中有病人知道丹參對心臟病有好處,于是除了服用抗凝結藥物之外,還同時服用丹參,結果引起出血。1995年英國利物浦曾報告此藥物的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兩年后(1997年)香港中文大學也報告有此病例。
值得一提的是,丹參不但是口服藥物,有時也用來制成香煙,安徽省曾在八十年代出產“復方丹參藥物香煙”,所以醫(yī)生有必要問病人是否服用丹參或抽含有丹參的香煙。中醫(yī)師在開含有丹參的藥方時,也得了解病人是否正在服用抗凝結藥物,如香豆素(華法林warfarin)、阿司匹林(水楊酸aspirin)等。
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來描述丹參,相信是恰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