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一項研究表明,與白人相比,南亞人、中國人及黑人發(fā)生糖尿病的幾率更高、患病年齡更早、體質指數(BMI)范圍更低。研究強調,根據種族制訂相應預防策略并降低非白人群體的理想體重目標很有必要。該研究6月16日在線發(fā)表于《糖尿病護理》(Diabetes Care)雜志。
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肥胖的定義(BMI≥30kg/m2)在白人群體中廣泛應用,然而,此定義是否適合非白人群體尚無定論。該研究比較了白人、南亞人、中國人和黑人發(fā)生糖尿病的幾率,并確定了評估糖尿病危險的種族特異性BMI臨界值。
研究者對居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59,824名年齡≥30歲的未患糖尿病個體進行了一項多種族隊列研究。研究對象來自加拿大統(tǒng)計局的人口健康調查,利用多個健康管理數據庫的記錄鏈接對其進行了為期12.8年的隨訪,調查其糖尿病發(fā)生率。
中位隨訪時間6年的結果顯示,校正年齡、性別、社會人口特性和BMI后,南亞人(風險比為3.04,P<0.001)、黑人(風險比為1.99,P<0.001)和中國人(風險比為1.87,P=0.002)較白人發(fā)生糖尿病的危險顯著升高。南亞人被診斷時的中位年齡(49歲)最小,其次為中國人(55歲)、黑人(57歲)、白人(58歲)。與白人BMI≥30kg/m2時糖尿病發(fā)生率相當的BMI臨界值,南亞人為24 kg/m2,中國人為25 kg/m2,黑人為26 kg/m2。
下一條·前列腺癌新型疫苗有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
010 82311666
400 650 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