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1.治煩勞內(nèi)傷,身熱心煩,頭痛惡寒,懶言惡食,脈洪大而虛。
2.或喘或渴,或陽虛自汗,或氣虛不能攝血。
3.或瘧痢脾虛,久不能愈。
4.一切清陽下陷,中氣不足之證。
加 減:1.血不足-加當歸。
2.精神短少-加人參、五味子。
3.肺熱咳嗽-去人參。
4.嗌干-加葛根。
5.頭痛-加蔓荊子,痛甚加川芎。
6.腦痛-加藁本、細辛。
7.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羌活、防風。
8.有痰-加半夏、生姜。
9.胃寒氣滯-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仁。
10.腹脹-加白芍、甘草。
12.熱痛-加黃連。
13.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
14.咽痛-加桔梗。
15.有寒-加肉桂。
16.濕勝-加蒼術(shù)。
17.陰火-加黃柏、加熟地、山藥。
18.陰虛-去升麻,加熟地、山茱、山藥。
19.大便秘-加酒煨大黃。
20.欬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麥冬、五味,秋加麻黃、黃芩,冬加不去根節(jié)麻
黃,天寒加干姜。
21.泄瀉-去當歸,加茯苓、蒼術(shù)、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