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分期不同,有不一樣的治療:
(1)初期(溫邪襲肺):發(fā)熱傲惡寒,咳嗽,胸痛,咯吐白色黏痰,口干渴,舌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而滑。
治法:疏風(fēng)清熱,宜肺化痰。
方藥:金銀花30克、連翹20克、牛蒡子10克、黃芩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蘇子葉各10克、瓜萎30克、魚腥草30克、淡竹葉10克、薄荷10克。
中成藥:羚羊清肺丸。
(2)成癰期(熱邪壅肺):高熱不退,咳嗽氣急,咳痰量增多,咯吐黃稠膿痰,氣味腥臭,胸痛,口干咽燥,煩躁不安,舌虹苔黃厚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熱解毒,化淤消癰。
方藥:蘆根60克、薏苡仁30克、桃仁10克、冬瓜子30克、丹皮10克、魚腥草30克、川貝母10克、金銀花30克、桔梗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連翹20克。
中成藥:清開靈口服液。
(3)潰膿期(熱毒傷肺、成癰潰膿):熱勢漸退,咳吐大量膿性稠濁痰液,或如米粥,可痰血相兼,腥臭異常,咳嗽氣喘時胸痛,心煩面赤,口干渴,舌紅絳、苔厚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熱解毒,排膿。
方藥:桔梗10克、蘆根60克、桃仁15克、冬瓜仁40克、黃芩10克、魚腥草30克、蒲公英30克、金銀花30克、白芨10克、川貝母10克、瓜蔞30克。
中成藥:犀黃丸。
(4)恢復(fù)期(虛邪留戀、氣陰兩仿)身熱漸退,咳嗽減輕,膿痰日漸減少,胸部隱痛,短氣,易汗出,神疲乏力,盜汗,口咽干燥,舌虹偏蜂而干、苔黃,脈細(xì)數(shù)。
治法:益氣養(yǎng)陰,清除余邪。
方藥:沙參30克、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太子叁10克、麥冬10克。百合15克、薏苡仁30克、冬皿子20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玉竹15克、生黃芪20克、雞血藤15克、自芨10克。
中成藥:養(yǎng)陰清肺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