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川烏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干燥小子根,通用名稱烏頭。本品味辛、苦,性熱;生品有大毒,制品毒性很小。功能祛風除濕,溫經散寒,麻醉止痛,主治風寒濕痹,關節(jié)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癥。本品不宜與川貝母、浙貝母、伊貝母、半夏、白及、白蘞、天花粉、瓜萎同用。孕婦忌服。使用本品要先煎半個小時后與其他藥物同煎20~30分鐘,以免烏頭堿中毒甚至帶來生命危險。
生川烏是將原藥除去雜質,篩去灰屑,置干燥容器內備用。本品呈多角狀圓錐形,具多數瘤狀突起的分枝。外表皮灰褐色,具細皺紋,頂端凹陷,有芽痕。質堅硬。斷面類白色,粉性,有淡褐色小點形成的環(huán)紋。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氣微,味苦而麻舌。生川烏多適量搗碎外用以麻醉止痛,主治關節(jié)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難以忍受者。內服宜慎之又慎,入煎劑每天常用量控制在0.3~0.9克之間。
制川烏是將生川烏置缸內,加水超出藥面約20厘米,撈去浮只,浸漂36~48小時,每天換水2次,至內無干心,取出,洗凈。置沸水鍋內,寬湯煮4~6小時,至只大質堅者對切開內無白心,口嘗幾無麻或僅微有麻舌感,取出,曬或晾至外干內潤。切薄片。干燥,篩去灰屑而成,置干燥容器內備用。本品為類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薄片,多凹凸不平,外表皮黑褐色。切面暗棕色至黑褐色,角質狀,有灰白色筋脈小點,有的形成環(huán)狀。質堅。氣微,味微苦,微有麻舌感。制川烏多入煎劑以祛風除濕散寒,溫經通絡止痛,主治風寒濕痹,關節(jié)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病癥。每天常用量3~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