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眾又稱貫節(jié)、貫中,為鱗毛蕨科植物粗莖鱗毛蕨、紫萁科植物紫萁等多種蕨類植物的根莖。據(jù)統(tǒng)計,作為貫眾使用的藥材就分屬鱗毛蕨科、蹄蓋蕨科、紫萁科、烏毛蕨科、球子蕨科等6科,品種多達35種。每年春、秋季采挖,削去葉柄、須根,除凈泥土,用清水稍浸,取出,早晚各灑水1次,潤軟切片,曬干即可入藥,其性涼,味苦,有小毒,入肝、胃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驅(qū)蟲的功效,常用于風(fēng)熱感冒、溫?zé)岚哒睢⑼卵?、腸風(fēng)便血、崩漏帶下等癥。由于貫眾品種較多,又分不同科屬,其性狀各異,故使用時注意分辨正品、習(xí)用品及偽品?,F(xiàn)僅就正品綿馬貫眾與偽品蘇鐵蕨的區(qū)別分述如下。
真品貫眾 外觀呈長倒卵形,略彎曲上端鈍圓或截形,下端較尖,地下根莖斜著生長,有的縱剖為兩半,長約7~20厘米,直徑約4~8厘米,表面密被排列整齊的葉柄殘基及鱗片,并有彎曲的須根,呈棕黃色至黑褐色。葉柄殘基呈扁圓形,長3~5厘米,直徑0.5~1.0厘米,表面有縱棱線;質(zhì)地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略平坦,棕色,有黃白色維管束5~13個,環(huán)列;每個葉柄殘基的外側(cè)常有3條須根,鱗片條狀披針形,全緣,常脫落;聞之氣味特異,口嘗味初淡而微澀,后口漸苦,略帶點辣味。
偽品蘇鐵蕨 外形為圓柱形,根莖直立生長,外形較小,有時稍彎曲,直徑約3~5厘米,密被極短的葉柄殘基及須根和少量褐色鱗片,或葉柄殘基全被削除,外表為黑褐色;橫切面圓形,灰棕色至紅棕色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密布黑色小點;邊緣呈不規(guī)則圓齒形;皮內(nèi)散布多數(shù)黃色點狀維管束,中柱維管束10余個,多呈U、V字形或短線形,排成一圓圈,形成花紋。葉柄基部橫切面近圓形,密布小黑點,維管束6~10個,環(huán)列;聞之氣微弱,無特異氣味,口嘗味澀。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貫眾有較強的抗病毒和抑菌作用,常用于預(yù)防流感和腦脊髓膜炎,有較好效果,而偽品蘇鐵蕨雖亦可入藥,但不具有貫眾的功效,故不可代替貫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