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領(lǐng)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fù)習(xí)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淡竹葉用于清熱除煩,利尿。用于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
概述:本品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LophatherumgracileBrongn.的干燥莖葉。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曬干。
別名:長竹葉,金竹葉,竹葉門冬青,竹葉麥冬等
藥性類別:暫未分類
性味與歸經(jīng):甘、淡,寒。歸心、胃、小腸經(jīng)。
功能與主治:清熱除煩,利尿。用于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
用法與用量:6~9g.
貯藏:置干燥處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臨床應(yīng)用:
1.竹葉石膏湯(《傷寒論》)治傷寒、溫病、暑病之后,余熱未清,氣精兩傷證。身熱多汗,心胸?zé)?,氣逆欲嘔,口干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竹葉6g,石膏50g,半夏9g,麥門冬20g,人參6g,甘草(炙)6g,粳米10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去六升,去渣,內(nèi)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竹葉清熱除煩,兼以生津,為君藥。
2.竹葉湯(《外臺秘要》)治眼赤。淡竹葉10g,黃連4枚,青錢20文,大棗(去皮核)20枚,梔子7枚,車前草10g.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以洗眼,每日6~7遍。忌豬肉。方中淡竹葉配伍諸藥有清熱除煩,利尿之功。
3.單味煎湯,代茶飲,預(yù)防喉痛。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fù)習(xí)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