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復材料的機械性能:
(1)應力和應變:當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時,從材料內部誘發(fā)一種與之抗衡的力,稱應力,它與外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材料內部原子間的距離變化稱應變。
當外力拉伸、壓縮、剪切材料時,材料內部誘發(fā)相應的對抗力,分別稱為拉應力、壓應力和剪切應力。在口腔實際情況下,這三種應力往往作為復合應力同時存在。例如咀嚼肌力作用予固定橋時,當作三點受力的簡單固定梁形式來說,橋體近部位誘發(fā)壓縮應力,橋體齦端部分誘發(fā)拉應力,而兩側基牙處則誘發(fā)剪切應力。
(2)彈性形變和塑性形變:材料受外力作用產生形變,外力除去后變形隨即消失的性質叫彈性。材料在外力去除后能完全恢復原來狀態(tài)的變形叫彈性形變。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顯著永久變形而不斷裂的能力叫塑性。材料在外力去除后不能恢復的變形叫塑性形變。
(3)彈性極限:為材料受外力作用開始產生永久變形的應力值,亦即材料彈性形變內的最大應力值。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4)比例極限:當應力不超過某一極限時,應力與應變成正比,即為胡克定律。符合胡克定律的應力極限值,稱為比例極限。
(5)彈性模量:在比例極限以內,應力與應變的比值,稱為彈性模量。彈性模量表示材料抵抗彈性形變的能力,和材料的剛性有關。
(6)強度:所謂強度是指斷裂某一材料所需的最大應力。按受力方式分為拉伸強度、壓縮強度、剪切強度、彎曲強度、沖擊強度等。
(7)硬度:是材料抵抗彈性形變、塑性形變或破壞的能力,或者抵抗其中兩種或三種情況同時發(fā)生的能力。人們通常認為硬度是材料抵抗永久壓痕的能力。材料表面硬度的測試有許多方法,其原理基本相同,即在一定時間內間隔地施加一定比例的負荷,把硬質壓頭壓入所要測試的材料表面,然后測量壓痕的深度或大小。常用的硬度測試方法有:布氏硬度(BH)、洛氏硬度(RH)、維氏硬度(VH)和努氏硬度(K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