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lǐng)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dǎo)
直播課
【性味】味甘;性微寒。
【歸經(jīng)】心;肺;胃經(jīng)。
【功能主治】補虛損;益肺胃;養(yǎng)血;生津潤燥;解毒。主治虛弱勞損;反胃噎膈;消渴;血虛便秘;氣虛下??;黃疸。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飲,適量。
【注意】脾胃虛進作瀉中有冷痰積飲者慎服。
【各家論述】
1.《別錄》:補虛贏,止渴下氣。
2.《千金·食治》:入生姜、蔥白,止小兒吐乳。補勞。
3.《本草拾遺》:黃牛乳,生服利人,下熱氣,冷補,潤肌止渴;和蒜煎三、五沸食之,主冷氣,痃癖,贏瘦。
4.《日華子本草》:潤皮膚,養(yǎng)心肺,解熱毒。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5.《滇南本草》:水牛乳,補虛弱,止渴,養(yǎng)心血,治反胃而利大腸。
6.《綱目》:治反胃熱噦,補益勞損,潤大腸,治氣痢,除疸黃,老人煮粥甚宜。
7.朱震亨:反胃噎嗝,大便燥結(jié),宜牛、羊乳時時咽之,并服四物湯為上策。
8.《本草經(jīng)疏》:牛乳乃牛之血液所化,其味甘,其氣微寒無毒。甘寒能養(yǎng)血脈,滋潤五臟,故主補虛贏,止渴。
9.《重慶堂隨筆》:牛乳滋潤補液,宜于血少無痰之證,惟性溫而膩,若有痰火者,反能助痰滯膈而增病也。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