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及診斷:
通常在發(fā)生休克的初期,主要表現興奮狀態(tài),這是畜體內調動各種防御力量對機體的直接反應,也稱之為休克代償期。動物表現興奮不安,血壓無變化或稍高,脈搏快而充實,呼吸增加,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皮溫降低,粘膜發(fā)紺,無意識地排尿、排糞。這個過程短則幾秒鐘即能消失,長者不超過1h,所以在臨床上往往被忽視。
繼興奮之后,動物出現典型沉郁、食欲廢絕、不思飲食、家畜反應微弱,或對痛覺、視覺、聽覺的刺激全無反應,脈搏細而間歇,呼吸淺表不規(guī)則,肌肉張力極度下降,反射微弱或消失,此時粘膜蒼白、四肢厥冷、瞳孔散大、血壓下降、體溫降低、全身或局部顫抖、出汗、呆立不動、行走如醉,此時如不搶救,能招致死亡。
待休克完全確立之后,根據臨床表現,診斷并不困難。但必須了解,休克的治療效果取決于早期診斷,待患畜已發(fā)展到明顯階段,再去搶救,為時已晚。若能在休克前期或更早地實行預防或治療,不但能提高治愈率,同時還可以減少經濟上的損失。但理論上強調的早期診斷的重要意義,在實際臨床要做到很困難,首先從技術上早期診斷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另外在臨床上遇到的病例,往往處于休克的中、后期,病畜已到相當程度,搶救已十分困難了。為此獸醫(yī)人員必須從思想上認識到任何重病,都不是靜止不變的,都有其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對重癥患畜要十分細致,不斷觀察其變化,對有發(fā)生休克可疑的病畜要早期預防,確認已發(fā)生休克時,積極采取搶救。
現將臨床檢查和生理生化學測定指標作為休克的診斷和不斷評價患畜機體對疾病應答反應的能力,作為預防和治療的依據。
1、首先了解患畜機體血液循環(huán)狀況,在臨床上除注意結膜和舌的顏色變化之外,要特別注意齒齦和舌邊血液灌流情況。通常采用手指壓迫齒齦或舌邊緣,記錄壓迫后血流充滿時間。在正常情況下血流充滿時間是小于1s,這種辦法只作為測定微循環(huán)的大致狀態(tài)。
2、摸脈博:休克病畜脈博微弱或不感于手。
3、測定體溫:除某些特殊情況體溫增高之外,一般休克時低于正常體溫。特別是末梢的變化最為明顯。
4、呼吸次數:在休克時,呼吸次數增加,用以補償酸中毒和缺氧。
5、心率:是很敏感的參數,在大家畜心率超過110次/min,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是預后不良的標志。
6、心電圖檢查:心電圖可以診斷心律不齊、電解質失衡。酸中毒和休克結合能出現大的T波。高血鉀癥是T波突然向上、基底變狹、P波低平或消失,ST段下降,QRS幅寬增大,PQ延長。
7、觀察尿量:腎功能是診斷休克的另一個參數。休克時腎灌流量減少,當大量投給液體,尿量能達正常的兩倍。
8、測定有效血容量:血容量的測定,對早期休克診斷很有幫助,也是輸液的重要指標。
9、測定血清鉀、鈉、氯、二氧化碳結合力和非蛋白氮等對診斷休克有一定價值。
以上的臨床觀察和生理、生化各種指標的測定,可能幫助診斷休克、確定休克程度和作為合理治療的依據,所有的參數都需要反復多次,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
休克治療:
休克是一種危急癥,治療人員必須分秒必爭,認真搶救。因為各種休克的起因不同,必然各有其特點。敗血性休克時微循環(huán)阻滯和代謝性酸中毒比其他休克為嚴重。心源性休克則以心收縮力減退最為突出。創(chuàng)傷性休克時,體內分解特別旺盛,組織破壞嚴重,加以滲血、溶血、組織內凝血活酶釋出,更容易發(fā)生播散性血管內凝血。低血容量性休克,血液、體液丟血較重,要求補充血容量等。在治療上,要抓住主要矛盾,對患畜的血液動力學和血液化學的變化作具體分析。低血容量性、創(chuàng)傷性休克,應以補充血容量,增加回心血量為主。中毒性休克,在補充有效循環(huán)血量的同時,應注意糾正酸中毒,為了使血液分布從異常向正常轉化,要使用解痙擴血管藥來解除微循環(huán)阻滯。心源性休克則應以增強心肌收縮力防治心律紊亂為主,輔之以補充有效循環(huán)血量。
掌握休克的共同性和特殊性,熟悉各種休克矛盾發(fā)展的階段性,正確處理局部和整體的關系,就能使休克得到較為妥善的處理。休克治療方法如下。
1、消除病因
要根據休克發(fā)生不同的原因,給以相應的處置。如為出血性休克,關鍵是止血,只有止好血才能預防休克的發(fā)生,終止其發(fā)展,并能鞏固休克糾正后的成果。當然在止血的同時也必須迅速地補充血容量。如為中毒性休克,要盡快消除感染原,對化膿灶、膿腫、蜂窩織炎要切開引流。對馬牛的急腹癥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腸扭轉、腸阻塞、腸箝閉等)情況就比較復雜了,休克可能由強烈的疼痛而引起,也可能是繼發(fā)于中毒性休克,為了消除原因應盡快施行手術,但應了解手術過程本身就是個強的刺激,對休克患畜沒有得到糾正之前,急忙進行手術,往往不會有好的結果。事先必須調整水和電解質平衡和酸堿平衡,補充血容量,改善心臟機能,爭取盡快施行手術,方能解除造成休克的根本原因,挽救病畜。
2、補充血容量
在貧血和失血的病例,輸給全血是需要的。還要根據需要補給血漿、生理鹽水或右旋糖酐等。這樣做既可防止攜氧能力不足,又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環(huán),新鮮全血中含有多種凝血因子,可補充由于休克帶來的凝血因子不足。
在休克當中,清蛋白從血管或消化管大量丟失,腹膜炎、大面積燒傷和出血也能丟失大量血漿,補充血漿在獸醫(yī)臨床上是較好的清蛋白來源。右旋糖酐能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是血漿的良好的代用品,它還能產生中等程度的利尿作用,但在手術切口部位或其他損傷區(qū)域,會有毛細血管出血的傾向。低分子右旋糖酐在治療中毒性休克時很有作用,它使微循環(huán)內血液粘稠度減低,使凝聚的紅細胞分散開,從而改善微循環(huán)血管內血液淤滯狀態(tài),有疏浚微循環(huán)和擴充血容量的效用。
休克病畜補充電解質還是十分重要的。早期休克乳酸鈉、復方氯化鈉列為首選,因為它比較接近體液離子濃度,性質穩(wěn)定。但在嚴重休克時,能使乳酸值升高,一般不采用。
葡萄糖溶液主要提供能量,減少消失,若大量補充不含電解質的葡萄糖液,會導致血內低滲狀態(tài),使細胞水腫,故用量應加以限制。
補充血容量的指標是體內電解質失衡得到改善,表現在病情開始好轉,末梢皮溫由冷變溫,齒齦由紫變紅,口腔濕潤而有光澤,脈博變得有力,心率減慢,排尿量逐漸增多等。
中心靜脈壓對輸液量能有一定指導意義。在輸入大量液體后,中心靜脈壓逐漸升高是全身情況好轉的標志。
3、改善心臟功能
當靜脈灌注適當量液體之后,患畜情況沒有好轉,中心靜脈壓反而增高,應該增添直接影響血管和強心的藥物。當中心靜脈壓高、血壓低,為心功能不全的表示,采用提高心肌收縮力的藥物,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乙受體興奮劑如異丙腎上腺素和多巴胺是應選藥物。多巴胺除加強心肌收縮力外,并有輕度收縮皮膚和肌肉血管,還具有選擇腎血管擴張的作用,在抗休克中有其獨特的作用。
洋地黃能增強心肌收縮,緩慢心率,在休克的早期很少需要洋地黃支持,于長期休克和心肌有損傷時使用。
大劑量的皮質類固醇,能促進心肌收縮,降低周圍血管阻力,有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并有中和內毒素作用,較多用于中毒性休克。
中心靜脈壓高,血壓正常,心率正常,是容量血管(小靜脈)過度收縮的結果,用甲受體阻斷藥如氯丙嗪,可解除小動脈和小靜脈的收縮,糾正微循環(huán)障礙,改善組織缺氧,從而使休克好轉,適用于中毒性休克、出血性休克。使用血管擴張劑,要同時進行血容量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