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
中外專家一致認為應盡快消除醫(yī)生和患者對胰島素治療的認識誤區(qū),及早開始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強化治療,以避免糖尿病控制不良所導致的并發(fā)癥,以及由此所帶來的巨額醫(yī)療費用開支。
專家指出:目前臨床上存在大量以口服藥物治療為主,血糖不達標的患者,根據國際糖尿病治療實踐研究(IDMPS)第二階段的數據顯示,僅有32.7%的患者血糖達標。中國糖尿病的控制狀況雖然在這些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距離達標還有很大的差距。中國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遠未達標,應及早使用胰島素。
當患者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時,胰島β細胞功能已損失過半,且隨著病程進展不斷下降,同時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功能更差更易出現β細胞功能衰竭。傳統的糖尿病治療模式多采取階梯式的方法,而胰島素經常被看作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在生活方式干預和多種口服降糖藥物聯合應用失效后才被啟用,使得患者起始胰島素治療的時間過晚。然而近年來以上觀點正在逐漸發(fā)生轉變,許多研究都已顯示,早期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更好地恢復,并可使糖尿病病情得到緩解。因此針對中國人β細胞功能普遍較差的狀況,在一定時間內口服藥物治療不達標即可啟動胰島素治療,并應該強調同時針對空腹及餐后高血糖,補充基礎與餐時胰島素,以實現血糖的全面達標。
EHM-Hoofddorp醫(yī)學主任羅伯特博士說:“糖尿病控制不佳是一個全球普遍存在狀況,根據WHO的估計,全球有近15%的醫(yī)療衛(wèi)生預算用于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治療,如不改變這種狀況,糖尿病所帶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來的經濟負擔將使各國難以承受。
“現在已經有很多臨床試驗都表明,早期應用胰島素/胰島素類似物進行強化治療,可取得更好的長期血糖控制,糖化血紅蛋白(HbA1c)達標率也顯著高于傳統的階梯式療法,其中胰島素類似物的實際效果更為出色。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使患者獲益良多,根據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2008年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糖化血紅蛋白每下降1%即可使糖尿病患者截肢或者致命的外周血管病變下降43%、微血管疾病下降37%、白內障手術率下降19%、心衰發(fā)生率降低16%、心梗和中風分別下降14%和12%.因此能夠顯著提高血糖控制水平,大幅降低糖尿病遠期并發(fā)癥的胰島素及胰島素類似物強化治療應當被更加廣泛的應用。
專家說“血糖控制不達標不僅存在于口服藥物治療的患者中,不少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也存在血糖不達標的狀況,這主要是由于在胰島素治療的起始、優(yōu)化和強化治療的三個階段,醫(yī)生和患者都面臨著很多的阻力,這種阻力隨著治療要求的提高而越來越大。胰島素的強化治療是糖尿病治療中至關重要的療手段,但在這個階段,醫(yī)生和患者面臨的困難也是最大的,隨著各種新型胰島素制劑的不斷研發(fā),更為安全有效的胰島素類似物可以幫助醫(yī)生和患者克服以往使用胰島素治療的諸多障礙,比如更少的低血糖風險、更為靈活方便的使用方法。同時,克服這種困難需要醫(yī)療機構付出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來對患者進行教育,而患者也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消除認識的誤區(qū),這對于糖尿病治療而言,是與藥物治療同等重要的。”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