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髓是去髓術及根管治療的一個重要步驟,其目的是為了打開髓腔與口腔之間的通道,便于根管器械、藥物及材料能順利進入根管的各個部位。過去各教科書大都把開髓描述為:“在前牙的舌面及后牙的合面打開與髓壁呈直線的通道,”并用繪圖展示。但筆者認為,有的患牙若按照常規(guī)方法開髓,勢必損傷太多的牙體組織,日后在咀嚼過程中很容易發(fā)生冠折裂。如何盡量減少對患牙的破壞而又能順利的進行治療的各項操作,從而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這是每個牙醫(yī)在臨床工作中都應該認真研究的課題。不同的牙位,不同部位的缺損及缺損程度不同,開髓選擇的方式、方法也應有所不同,臨床上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應用。在不影響治療操作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多的保留牙體組織,使治療后更適合于充填修復,且能保證修復后的殘冠不會有折裂(斷)的危險。開大開小雖然只有一點之差,但是,就那么一點,就可能決定患牙的命運。盡管現(xiàn)在對縱折牙有較好的保存技術,但一旦發(fā)生牙折患者必然要付出許多代價的。作為一個好牙醫(yī),就應該為患牙防患于未然。下面就幾種改良的開髓洞型提出與同行商榷。
一、磨牙合面開髓的改良
重度磨損、牙周病及楔狀缺損的患牙做去髓術及根管治療時都要在合面開髓。傳統(tǒng)的開髓洞位于合面的中央,要求與髓室壁呈直線的洞壁,這樣勢必要破壞較多的牙體組織,使患牙成為類似空殼的殘冠,日后發(fā)生冠折的可能性較大。因為,下磨牙合面窩溝與頰舌尖呈V形,其底部還有發(fā)育溝,形成結構上的薄弱點,對合舌尖與V形窩溝呈杵臼關系,合力作用導致的牙冠縱折極易在此處形成,在此部位開髓更增加冠折的危險。
此類牙治療后一般不需冠修復,采用偏頰尖偏近中的小開髓洞,可以使洞壁有更多的厚度(圖1),且避開薄弱點,對減少治療后冠折具有積極的意義。在開髓道形態(tài)方面,筆者提倡合面與髓頂呈喇叭形的小開髓道,這樣既不影響根管器械的操作,又能保留更多的牙體組織。因為,大多數(shù)磨牙根管上段的形態(tài)走向與喇叭形通道是一致的(圖2)。
二、磨牙鄰面頸部齲開髓的改良
磨牙鄰面頸部齲去齲備洞需要在直視下進行,除了個別有缺牙的能從缺隙直接操作外,其余的都要從鄰合面鉆磨貫通。磨牙根管治療后充填修復,鄰面洞是最容易引起冠折的洞形,冠縱折或某一牙尖折裂是充填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這與開髓時過多破壞牙體不無關系。那么,開髓時向健側擴展到什么程度才能達到便于根管操作,又能最大限度的減少牙體破壞?筆者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下磨牙僅延續(xù)到中央溝,下方略向健側傾斜,與髓頂呈斜線即可。上磨牙亦不超過合面的中線。這樣可以保留近一半的牙體完整,充填后即使折裂也只局限在患側的某一個尖,能較好的避免牙冠完全縱裂。至于開髓道的寬度則和合面洞一樣,以便于操作為度。
三、某些單根管牙楔缺開髓的改良
單根管牙包括大部分上下前牙及部分下前磨牙,此類牙楔缺發(fā)生率高,并發(fā)牙髓病的也不少。但并發(fā)牙髓病者多為較深的楔缺,上前牙如按常規(guī)在舌側開髓,很容易導致冠橫折。此類牙位置最有利于各種操作,根管也相對較直,楔缺較寬的病例可選擇從唇側開髓,可使舌側保留完整,從而避免冠折的可能。唇側開髓通道不如舌側直,可適當向近切緣延伸,并將根管器械預彎(圖3),即可順利的完成各項操作,但有的充填后與患牙顏色可能不很協(xié)調,因而,對充填修復顏色要求較高者不適用。此外,唇面開髓還適用于前牙前突的烤瓷冠修復病例,以保留舌側牙體的完整性,對防止冠折不無好處。
四、前牙鄰面缺損處開髓的改良
前牙鄰面齲導致牙髓病變者大都離髓腔很近,在去齲后可直接從髓角暴露處鉆入,有落空感后再向健側適當擴展,至治療器械便于操作即可。這樣可以盡可能多保留健側牙體組織,對治療后預防冠折有重要意義,適用于齲洞偏唇側者(圖4)。對正常鄰面頸部齲患牙的開髓,可適當向舌側中央延伸,以根管器械能伸入為度。
五、切面缺損開髓的改良
前牙重度磨損或外傷折斷牙,切面較大且牙本質暴露,離髓腔也較近,選用細圓錐形車針或細裂鉆從切面中心點開髓比較方便,開髓道也便于固位樁釘?shù)脑O計。但應注意洞口不可過大,因舌側牙體組織較唇側厚,故開髓點應略偏舌側,以免削弱切端的抗力作用。但對于切緣缺損不大或有微裂的牙應選在舌隆突上方開髓,以維護切端的完整性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