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護理診斷是護理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也仍然是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雖然國內鐘氏將護理診斷歸納為66個健康問題,然而這些規(guī)范的模式中,遠遠未能囊括許多疾病發(fā)展不同階段的突發(fā)因素,給護理診斷帶來不少困惑。自從1990年循證醫(yī)學引入臨床以后,相繼有人提出了循證護理學,就是將最新護理學科的研究成果應用于臨床護理中,改變了以往以經驗為基礎的傳統(tǒng)護理,把臨床護理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使護理程序有了一個理論指導基礎。在這一觀念指導下,重慶鐵路醫(yī)院胡祖芬試驗對一高血壓腦溢血患者進行了護理診斷。通過實踐,作者認為,要做到科學準確的護理診斷,不僅要有扎實的臨床經驗,更要不斷地加強學習,掌握新的科技信息。胡氏對這一患者能夠比較正確地初擬護理診斷,但繼往高血壓腦溢血患者應用降壓劑時,不知道降壓降到何種程度才有益于治療。在循證護理學的啟示下,胡氏先后翻閱了相應文獻報道,得出結論為:降壓在20%~30%之間是最佳值,降壓在20%以下,30%以上的患者死亡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率大于對照組。作者將這一科學的證據(jù)與信息,應用于臨床監(jiān)護工作中,改變了以往經驗護理方法,取得了成功。實踐經驗表明,循證護理學能夠將護理診斷這個重要而又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