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患者堅持康復運動。主要是關節(jié)活動度的恢復訓練,以保持關節(jié)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鍛煉關節(jié)前可以輔以加濕熱療法,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起到消炎,去腫和鎮(zhèn)痛的作用。方法:可使用熱水袋、熱水浸泡及烤燈。熱水袋水溫不高于50℃,且不直接接觸皮膚;熱水浸泡水溫為45~50℃,以水浸過手腕為好;如果選擇烤燈,皮膚與烤燈距離30~50cm.以上療法1次/日,每次運動前進行效果更佳。
二、按摩指導: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利于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并能緩解肌肉攣縮和關節(jié)僵硬,畸形。指導患者用健指指腹或手掌大小魚際按摩患病的關節(jié),按摩力度以患者可以承受為度,由輕到重,使關節(jié)有一適應過程。
三、關節(jié)活動指導:幫助指導患者自己進行功能鍛煉,方法如下:
1)指關節(jié):握拳與手指交替運動。
2)腕關節(jié):兩手合拳,反復交替用力向一側屈曲。
3)肘關節(jié):手掌向上,兩臂向前平伸,迅速屈伸肘關節(jié)。
4)肩關節(jié):做前后旋轉運動及上臂外展。
5)膝髖關節(jié):做下蹲運動向前抬腿運動,或坐于床上屈髖屈膝。
6)踝關節(jié):取坐位,做踝關節(jié)屈伸及旋轉運動。上述運動可3~4次/日,患者可以根據自己對疼痛的耐受程度來確定具體的活動量,禁止過度劇烈的活動,活動量和時間可隨著病情的好轉進行調整,直至病情完全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