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的適應證有哪些?分別是什么?準備參加2020年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的考生可能會比較關心,為了幫助各位外科主治考生了解,醫(yī)學教育網(wǎng)為大家整理如下:
(1)急性出血:
急性出血為輸血的主要適應證,特別是嚴重創(chuàng)傷和手術時出血。一次失血量低于總血量10%(500ml)時,臨床上無血容量不足的表現(xiàn),可以不輸血。失血量低于總血量20%(500~800ml)時,應根據(jù)有無血容量不足的臨床癥狀及嚴重程度,同時參考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HCT)的變化選擇治療方案。一般首選輸注晶體液、膠體液或少量血漿增量劑,不輸全血或血漿。當失血量超過總血量20%(1000ml)時,應及時輸注適量全血。
(2)貧血或低蛋白血癥:
常因慢性失血、紅細胞破壞增加或清蛋白合成不足引起。手術前如有貧血或低清蛋白血癥,應予糾正。貧血而血容量正常的患者,原則上應輸注濃縮紅細胞;低蛋白血癥者可補充血漿或清蛋白液。
(3)重癥感染:
全身嚴重感染或膿毒血癥、惡性腫瘤化療后所致嚴重骨髓抑制繼發(fā)難治性感染者,可通過輸血提供抗體和補體,以增加抗感染能力。
(4)凝血功能障礙:
根據(jù)引起患者凝血功能障礙的原發(fā)疾病,輸注相關的血液成分加以矯正,如血友病者應輸注凝血因子或抗血友病因子,凝血因子Ⅰ缺乏癥患者應補充凝血因子Ⅰ或冷沉淀制劑,也可用新鮮全血或血漿替代。
推薦閱讀: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信息、復習資料、備考干貨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外科主治醫(yī)師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