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一張帥氣的臉龐,一身時尚的穿著,一顆顯眼的耳釘,一個夠潮的背包……許多人第一次見到24歲的夏成龍時,都以為他是DJ或者模特甚至演員,然而當得知他的真實身份后,往往有一種“被雷”的感覺——他是武漢市普愛醫(yī)院急診科的一名護士。“上班時我是絕不戴耳釘的。”夏成龍對記者說,穿上護士服后,他會立刻進入緊張而嚴謹的工作狀態(tài)之中。
有一個關于他的“傳說”
8月1日下午2時許,普愛醫(yī)院西院區(qū)輸液室內,戴著口罩的夏成龍正在緊張地工作——面對坐在注射臺前的一名中年患者,他迅速核對藥物后,麻利地扎管、消毒、扎針、固定,整個過程一氣呵成,連患者都驚訝道:“一點感覺都沒有就打好了。”
無論是肌肉注射還是吊瓶點滴,“那個男護士”打針不疼,在該院不少患者中口口相傳,成為“傳說”。“一般護士打針再怎么不疼,也多少有螞蟻咬的感覺,但他打針確實沒有感覺。”該院急診科主任曾昆說,之前聽到患者這樣評說大家還覺得夸張,后來有同事親自體驗,發(fā)現果真如此。“這是一邊學習一邊琢磨出來的。”夏成龍說,以打點滴為例,他在一本護理類雜志上看到進針角度稍大患者感覺更輕,經反復琢磨后,他的進針角比學校教的大一二十度左右,且進針速度很快,這樣患者幾乎沒有痛感。而肌肉注射時,他一邊輕輕推注一邊緩緩轉動注射器,讓斜面的針頭旋轉,使藥水分布更均勻,脹痛感也就更輕。
有一聲來自他的吼叫
對于急診科護士來說,輸液只是日常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參與危重病人的急救。
2008年暑假的一天,一個溺水孩子被送到該院時臉頰浮腫、呼吸停止,家人急得嚎啕大哭,夏成龍迅速將孩子抱進搶救室,協(xié)助醫(yī)生查看體征、量血壓、上心電監(jiān)護儀……
眼看孩子生命體征越來越弱,心急如焚的夏成龍一邊迅速做著心肺復蘇,一邊近似吼叫地對在場的同事們說:“加油啊,這個伢還不到10歲,我們必須把他搞回來……”
除顫、監(jiān)測、開放氣道,經過數分鐘不間斷地心肺復蘇,孩子終于恢復生命跡象,此時滿頭大汗的夏成龍手腳一軟癱坐到地上,露出激動的笑容:“我們勝利啦!”
有一批源自他的改進
工作之余,夏成龍愛琢磨事情,科室里大到心電監(jiān)護儀小到針頭軟管,不少都留下了他“琢磨的痕跡”。
氧氣袋是急診室必備搶救工具之一,但袋口調節(jié)器很容易脫落,從而導致氧氣泄漏,該院跟廠家聯(lián)系過多次也未解決。經過反復實踐,夏成龍在2010年找到個好辦法:他先拆下調節(jié)器,然后將兩個1毫升的注射器分別與氧氣枕和氧氣管連通,中間再用輸液器的調節(jié)器連接。這種改進既簡單又方便,很快在全院推廣開來。“愛動腦筋是他最突出的優(yōu)點之一。”曾昆說,夏成龍既有男生的果斷精干,又有女生的細致耐心,實在很難得醫(yī)學|教育網。
有一群喜愛他的粉絲
因為業(yè)務過硬、工作耐心,加之成天一副笑臉,不少患者成為夏成龍的粉絲,其中既有常給他帶零食來吃的爹爹婆婆,也有和他一樣充滿朝氣的同齡人,甚至還有聽說他“很帥很陽光”,專門到急診科來“瞄一眼”的女孩子,常常弄得這個靦腆的男護士滿臉通紅。
“很少有男性從事護士崗位,但我很熱愛我現在的工作與生活。”夏成龍說,從事護士工作6年來自己也曾遇到過挫折和委屈,但更多的是來自患者的理解與支持,每當他看到自己的努力能夠幫助患者減輕病痛甚至挽救生命,就會有一種無上的喜悅感與成就感。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