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清晨,70多歲的劉洋先早早起床,便開始清掃一地的葉子,在這樣的冬季,網兜客還以為是落葉,劉洋先說,這是他從山上采來的樹葉,風干后,用來制藥。
劉洋先曾是一名“赤腳醫(yī)生”,這是上世紀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期開始出現的名詞,為"半農半醫(yī)"的農村醫(yī)療人員。彼時,中國有102萬名活躍在農村的“赤腳醫(y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1985年起,"赤腳醫(yī)生"才逐漸消失。
劉洋先的家位于貴州綏陽縣的一個偏僻小山村,那個特殊的年代,他和鄰近幾個村寨的一幫年輕人被物色為“赤腳醫(yī)生”人選,其時,區(qū)醫(yī)院派來了工作組,手把手對他們進行中、西醫(yī)培訓。一幫學員中,劉洋先因為祖?zhèn)髦嗅t(yī),有底子,學習起來如魚得水而成為佼佼者。
正式成為“赤腳醫(yī)生”后,劉洋先先后挽救了多人性命,其最為擅長的當數口腔的各種疾病。當地一位婦女口腔生瘡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不斷腫大,竟至封喉,命懸一線,劉洋先獲知后,背上醫(yī)箱登門,在其喉部動刀,之后上藥,短時間內就將該婦女治愈。
劉洋先說,那個年代,中國農村地區(qū)缺醫(yī)少藥,“赤腳醫(yī)生”的出現,便是為了解此燃眉之急,所以那時候是允許赤腳醫(yī)生做小手術的,當時發(fā)放的簡陋設備中,還有一根銀針,他扎銀針的技術也是遠近聞名,后來,隨著“赤腳醫(yī)生”退出歷史舞臺,他因文化程度低,沒能“轉正”跨入醫(yī)療行業(yè),留在村中,成了一名懂醫(yī)的農民,而當年的那根銀針,也在疏于使用中丟失,此后,除了不再動刀扎針,用中草藥給人治病,他卻從未間斷過。
他家中,時常備有中藥,裝于盆子里,看似不起眼,實則是治病的良藥。有的中藥,他曬干磨成面后,找來西藥瓶裝入其中,以便取用。為了向他學習風濕和坐骨神經的中醫(yī)療法,如今,當地穿白大袿的衛(wèi)生人員還拜他為師。
還是在壯年時期,劉洋先的妻子便離他而去,兩個子女成年后外出打工就在城里安家落戶,劉洋先成了名符其實的留守老人。慶幸的是,除了聽力不好,劉洋先的身體還很硬朗,肩挑背馱,無所不能。
無人可以依靠,劉洋先用自己的勤勞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網兜客前往采訪時,其室內燃起的爐火讓人倍覺溫暖。一個人生活,他卻喂了兩頭大肥豬,他說,一頭用來自己食用,一頭是給城里的兩個子女準備的。這一年,又快過去了,他盼望著子女從遠方歸來團聚。
劉洋先居住的木房,已有近百年歷史,雖然破舊,但在劉洋先的維護下,尚能居住。他說,木房冬暖夏涼,住起來更舒適。
現在的生活,除了下地干農活,便是上山采藥給人治病,乍看,劉洋先還像過去的“赤腳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