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補腎益髓代表方益髓生血顆粒治療β地中海貧血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隨機、單盲和安慰劑平行對照進行60例患者臨床觀察,療程3個月,觀察治療前后癥狀、血紅蛋白、紅細胞、胎兒血紅蛋白、網(wǎng)織紅細胞水平變化和肝、脾B超。結果:治療組患者自療程第1個月起至第3個月結束,各項血液學參數(shù)(血紅蛋白、紅細胞、胎兒血紅蛋白、網(wǎng)織紅細胞)均有提高,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1);肝脾腫大緩解( P <0.05);中醫(yī)臨床癥狀改善及動態(tài)觀察與血液參數(shù)提高一致( P <0.01);未見副作用。安慰劑組患者各項血液指標及中醫(yī)證候治療前后無明顯改善,肝脾腫大未見緩解( P >0.05)。結論:益髓生血顆粒治療β地中海貧血療效顯著,未見毒副作用。
【關鍵詞】 β地中海貧血; 中醫(yī); 臨床試驗, 對照
自1989年以來,我們根據(jù)中醫(yī)“腎藏精生髓、精血同源”理論,用益髓生血顆粒(Yisui Shengxue Granule, YSSXG)在廣西高發(fā)區(qū)治療β地中海貧血取得肯定療效。為進一步研究該藥治療β地中海貧血療效的客觀性和服用安全性,采用隨機、單盲和安慰劑平行對照的方法,在廣西高發(fā)區(qū)進行了60名患者的病例驗證,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納入和排除標準 根據(jù)張之南主編的《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1]中β地中海貧血的診斷指標制定納入標準:(1)年齡2~31歲;(2)血紅蛋白(hemoglobin, Hb)<100 g/L;(3)胎兒血紅蛋白(fetal hemoglobin, HBF)>20%;(4)網(wǎng)織紅細胞(reticulocytes, Ret)3%~10%;(5)近半年未服任何抗貧血藥物。排除標準:(1)不符合納入標準者;(2)有免疫缺陷,肝、腎及血液系統(tǒng)其他原發(fā)性疾病者;(3)近2個月有輸血或服用其他抗貧血藥者。
1.2 一般資料 2004年7月至2005年1月在廣西南寧周邊地區(qū)及百色地區(qū)收集符合條件的可評估入選病例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齡2~18歲;漢族17例、壯族40例、瑤族2例、布依族 1例; 中間型41例、重型19例。重型患者只在狀況極差時才輸血。均未使用去鐵劑治療,半年內未使用過任何抗貧血藥物?;颊呔鶃碜赃呥h山區(qū),并均自愿按本研究條件簽署知情同意書接受治療。
1.3 治療方法及時間 對符合條件的60例患者采用隨機、單盲和安慰劑平行對照方法進行觀察,療程3個月。益髓生血顆粒由山茱萸、制何首烏、熟地黃、黃芪、鱉甲等11味中藥組成,由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大興制劑中心生產(chǎn),批號20040527, 10 g/袋 (含生藥量23.68 g)。用法:2~6歲患者,0.5袋/次,2次/d;6~10歲患者,1袋/次,2次/d;10歲以上患者1袋/次,3次/d,溫開水沖服。安慰劑由糊精等組成,由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大興制劑中心生產(chǎn),批號20040527,10 g/袋,外包裝及服用方法、用量與益髓生血顆粒治療組完全相同。要求納入病例在觀察期間不輸血,堅持服藥。藥物每月發(fā)放1次,每月記錄其用藥量。
1.4 觀察指標 (1)觀察患者治療前后Hb、RBC、HBF、Ret等血液學參數(shù);(2)患者治療前后肝、脾 B超 各1次;(3)患者治療前及服藥1、2和3個月各記錄1次中醫(yī)證候,按臨床病例報告表(Case Report Form, CRF)評分標準進行量化評分。
1.5 療效評定 療效判定標準按張之南主編《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1]并參考第4屆國際血紅蛋白 基因開關會議提出的標準[2],以Hb、RBC、Ret、HBF上升并且Hb上升大于5 g/L為有效,單純Ret、HBF上升不作為有效病例。中醫(yī)證候量化評分標準根據(jù)《中藥新藥治療缺鐵性貧血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和沈自尹的《中醫(yī)虛證辨證參考標準》[4]制定。(1)面色萎黃。正常:無面色萎黃, 0分; 輕度:較正常人色黃稍紅,2分;中度:面色萎黃明顯,4分;重度:面色萎黃、無血色,6分。(2)頭暈目眩。正常:無頭暈目眩,0分;輕度:偶有頭暈目眩,2分;中度:經(jīng)常頭暈目眩,不影響生活,4分;重度:頭暈目眩反復發(fā)作,不易緩解,6分。(3)心悸。正常:無心悸,0分;輕度:偶有,較快,2分;中度:經(jīng)常有,活動時重,4分;重度:經(jīng)常有,休息亦不能緩解,6分。(4)氣短。正常:無氣短,0分;輕度:偶有,2分;中度:經(jīng)常有,活動時重,4分;重度:經(jīng)常有,休息亦不能緩解,6分。(5)倦怠乏力。正常:無倦怠乏力,0分;輕度:偶有,2分;中度:經(jīng)常有,能一般輕度活動休息后緩解,4分;重度:經(jīng)常有,休息后不緩解,6分。(6)食少納呆。正常:無食少納呆,0分;輕度:食量減少<正常1/3,2分;中度:食量減少>正常1/3,<正常1/2,4分;重度:食量減少>正常 1/2, 6分。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SPS 10.0軟件,以原始數(shù)據(jù)建立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以 x ±s 表示,計量資料進行配對 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2.1 血液學指標檢查結果 經(jīng)益髓生血顆粒治療3個月后血液指標有明顯提高。從第1個月起至療程結束,患者Hb、RBC、Ret、HBF均明顯升高 ( P < 0.01)。安慰劑組患者服用安慰劑3個月后,血液學指標無明顯改善。自服藥1個月至療程結束患者血清Hb、RBC、Ret、HBF與治療前比較均無明顯變化( P >0.05)。按西醫(yī)療效標準,要求主要療效性指標Hb、RBC、Ret、HBF上升為有效,治療組30例中28例有效,2例無效,有效率93.33%;安慰劑組有效3例,無效27例,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1)。見表1.
2.2 中醫(yī)證候評分量表分析結果 按中醫(yī)辨證,符合脾腎兩虛,精血不足證(頭暈目眩,面色萎黃,心悸,氣短,倦怠乏力,食少納呆,舌質淡,脈沉細)。經(jīng)益髓生血顆粒治療3個月后,患者臨床中醫(yī)證候評分量化分析的6種癥狀中,除食少納呆改善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外,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心悸、氣短、倦怠乏力等癥狀均有明顯改善。從治療第1個月起至療程結束,患者臨床癥狀均有明顯改善( P <0.05)。安慰劑組患者臨床中醫(yī)證候量化分析結果顯示,服藥前后無明顯改變(見表2)。如果將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6項量化評分總和相減進行組間比較,則治療組服藥第1個月為5.73±3.96,服藥3個月為7.07± 6.05, 安慰劑組則分別為1.73±3.14和 4.13± 4.87,兩組相比,治療組中醫(yī)臨床癥狀改善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1, P <0.05)。
2.3 肝、脾B超 益髓生血顆粒治療組患者肝臟斜徑長度略有減低,但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脾臟橫徑與治療前比較明顯縮?。?P <0.05)。而安慰劑組肝臟斜徑、脾臟橫徑在服藥前后均無明顯變化。在 60例 觀察病例中,除6例脾切除外其余5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腫大且質硬,益髓生血顆粒治療組患者治療后肝脾腫大和硬度得到緩解。見表3.
表1 益髓生血顆粒治療組和安慰劑組患者血液指標變化(略)
Table 1 Changes of blood indexes in YSSXG-treated group and placebo group
**P <0.01, vs before treatment.
表2 益髓生血顆粒治療組和安慰劑組患者中醫(yī)證候評分量表統(tǒng)計結果(略)
Table 2 Traditional Chinese symptom CRF scores in YSSXG-treated group and placebo group
*P <0.05, vs before treatment.
表3 益髓生血顆粒治療組和安慰劑組患者治療前后肝、脾B超檢查結果 (略)
Table 3 B-mod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results of liver and spleen in YSSXG-treated group and placebo group
*P <0.05, vs before treatment.
3 討論
β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難治的單基因遺傳病,其病理基礎是珠蛋白基因突變使人體不能正常合成血紅蛋白珠蛋白,導致相當部分紅細胞成熟前在骨髓內或流經(jīng)脾竇時被破壞,引起慢性溶血。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國內外仍以輸血配合去鐵劑治療為主,其他如脾切除和脾大部分栓塞,也有用烷化劑如羥基脲、5-氮胞苷等,由于其嚴重的副作用限制了在臨床應用,骨髓和干細胞移植涉及髓源和配型,很難普及?;虔煼ㄊ切碌臒狳c,但因同源重組率較低,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尚待時日。β地中海貧血屬于中醫(yī)“童子勞”、“虛勞”等范疇,多因先天稟賦不足,精血不充所致。病機上既有腎精虧虛,脾腎兩虛,精血不足,又有濕熱、氣滯、血瘀,本虛標實是其特點。本次納入病例的主要證型為脾腎兩虛、精血不足、氣血雙虧。益髓生血顆粒是依照《內經(jīng)》“精血不足者,補之以味”的原則,根據(jù)中醫(yī)腎藏精生髓,精血同源的理論,采用補腎益髓法,以滋腎養(yǎng)肝、益精生血、健脾補氣、逍痞退黃為治療原則,方中以山茱萸、何首烏為君,配以熟地黃、補骨脂、黃芪、鱉甲等藥共奏補腎填精、益氣生血之功,意在填補腎中真陰,使真陰得養(yǎng),髓海充盈,血有生源。自1989年至今,我們用益髓生血顆粒在廣西高發(fā)區(qū)治療β地中海貧血156例,總有效率93.33%,并進行了大樣本的基因突變型分析及療效分子機制研究,其結果表明,中藥不改變患者的基因突變型[5],可促進功能基因表達,中藥治療β地中海貧血的特點是明顯提高患者的整體效應。本次研究采用嚴格的隨機、單盲和平行對照試驗觀察60例病例,結果顯示,益髓生血顆粒能夠明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各項血液學參數(shù)Hb、RBC、Ret、HBF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尤其是β地中海貧血療效的關鍵指標Hb、RBC、HBF水平明顯提高,這與患者貧血程度緩解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由此我們認為,益髓生血顆??梢约せ钜殃P閉的γ珠蛋白基因表達,表達γ珠蛋白,促進HBF的生成,代償了因為β珠蛋白生成障礙所導致的正常血紅蛋白生成不足,從而使貧血狀況得以改善[6, 7]。治療后患者肝腫大、質硬得到緩解,患者經(jīng)益髓生血顆粒治療后精神振奮,食欲增加,體力增強,提高了機體免疫力,不易患呼吸道或消化道系 統(tǒng)感染性疾病,自服藥第1個月至療程結束,患者中醫(yī)臨床癥狀改善與血液指標的提高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結果為臨床中醫(yī)辨證治療β地中海貧血提供了科學依據(jù)。另外,患者服用益髓生血顆粒未見任何副作用,且服用方便,在廣西高發(fā)區(qū)受到廣泛歡迎。
【參考文獻】
1Zhang ZN. Standard of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hematopathy.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8: 48.Chi-nese.張之南。 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8: 48.
2 Cao A, Galanello R, Rosatelli MC, et al. Clinical experience of management of thalassemia: the Sardinian experience. Semin Hematol. 1996; 33(1): 66-75.
3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uiding principle of clinical research on new drugs (Part 2)。 1995: 137-138. Chinese.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第2輯。 1995: 137-138.
4 Shen ZY, Wang WJ. Reference criteria for differentiation of deficiency syndrom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 1986; 6(10): 598. Chinese.沈自尹, 王文建。 中醫(yī)虛證辨證參考標準。 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1986; 6(10): 598.
5 Wu ZK, Cai HG, Chen PZ, et al. Effect of Bushen Shengxue recipe on β-mediterranean anemia in gene level. Zhong Yi Za Zhi. 1997; 38 (2): 91-93. Chinese.吳志奎, 蔡輝國, 陳佩貞, 等。 補腎生血方對β-地中海貧血基因水平的影響。 中醫(yī)雜志。 1997; 38(2): 91-93.
6 Wu ZK. Clinical efficiency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nourishing shen and supplementing marrow principle in treating β-thalassemia. Chin J Integr Med. 2003; 9(4): 248-253.
7 Wu ZK, Zhang XH, Wang L, et al. Clinical study on treatment effect of compound Yisui Shengxueling for 92 cases of β-thalassemia. Zhongguo Zhong Yi Yao Xin Xi Za Zhi. 2004; 11(4): 292-294.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吳志奎, 張新華, 王蕾, 等。 益髓生血靈治療β-地中海貧血92例臨床研究。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 2004; 11(4): 29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