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試是皮膚(或皮內(nèi))敏感試驗的簡稱。某些藥物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容易發(fā)生過敏反應,常見的過敏反應包括皮疹、蕁麻疹、皮炎、發(fā)熱、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哮喘、過敏性休克等,其中以過敏性休克最為嚴重,需要做皮膚敏感試驗,皮試陰性的藥物可以給病人使用,皮試陽性的則禁止使用。為了避免或減少藥物過敏性休克的發(fā)生,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及《臨床用藥須知》規(guī)定,對一些藥物在使用前必須做皮膚過敏試驗。
1. 青霉素類或含β-內(nèi)酰胺酶抑制劑的抗生素注射前須詳細詢問藥物過敏史并須做青霉素皮膚試驗。
青霉素皮試對預測過敏性休克起著重要作用,但皮試陰性者,不能排除出現(xiàn)反應的可能。有青霉素過敏史者一般不宜進行皮試,應改用其它藥物。
皮試液采用青霉素濃度為每毫升500單位,抽取皮試液0.1ml(含青霉素50u),作皮內(nèi)注射成一皮丘(小兒注射0.02——0.03ml),等20min后,如局部出現(xiàn)紅腫,直徑大于1cm或局部紅暈或伴有水泡者為陽性;對可疑陽性者,應在另一前臂用生理鹽水做對照試驗。
2. 鹽酸普魯卡因給藥前必須作皮內(nèi)敏感試驗。
普魯卡因青霉素用藥前須做青霉素皮膚試驗及普魯卡因皮膚試驗,其中任何一藥試驗陽性者均不可應用。
3. 抗毒素及免疫血清如破傷風抗毒素、精制白喉抗毒素、精制抗狂犬病血清等注射前須做過敏試驗。
有過敏史或過敏試驗強陽性者,應采用脫敏注射。
4. 門冬酰胺酶首次使用或已停用1周或1周以上者,在注射前須做皮試,皮試陽性反應者禁用。
5. 造影劑如復方泛影葡胺、甲泛葡胺、碘卡酸等在使用前可以相同品種作過敏試驗。
但造影劑過敏試驗結果只具有參考價值,陽性結果并不預示一定發(fā)生過敏反應,也不能預示發(fā)生反應的嚴重程度。陰性結果也存在發(fā)生嚴重反應(包括致死反應)的可能性。過敏試驗本身也可導致嚴重過敏反應。
6. 頭孢類抗菌藥物如藥品說明書中規(guī)定使用前需做皮膚過敏試驗的,必須做。
如藥品說明書上未明確規(guī)定,需根據(jù)患者是否為過敏體質(zhì)、既往藥物過敏史、患者的患病嚴重程度等綜合考慮是否進行皮膚過敏試驗。
如果進行頭孢類抗菌藥物的皮膚過敏試驗,必須使用原藥配制皮試液,不能用青霉素皮試液代替。如果患者對青霉素類嚴重過敏,應禁用頭孢類抗菌藥物,如果患者對青霉素類一般過敏,可根據(jù)病情慎重地選用頭孢類抗菌藥物。
臨床使用頭孢類抗菌藥物,必須仔細詢問病人藥物過敏史,不管是否進行皮膚過敏試驗或皮膚過敏試驗陰性,在首次使用后的0.5-1小時內(nèi)應嚴密觀察,一旦出現(xiàn)過敏反應征兆,應迅速處理。
必須做皮試的藥物
青霉素類抗菌藥物(包括青霉素類、青霉類 + 酶抑制劑) |
生物制品中的抗毒素及免疫血清 |
其他 |
青霉素鈉/鉀注射液 |
破傷風抗毒素注射劑 |
細胞色素C注射液 |
青霉素V鉀片劑 |
抗狂犬病血清注射劑 |
降纖酶注射液 |
芐星青霉素注射劑 |
多價氣性壞疽抗毒素注射劑 |
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 |
苯唑西林鈉注射劑 |
抗炭疽血清注射劑 |
普魯卡因青霉素注射液 |
氯唑西林鈉注射劑、膠囊、顆?!?/td>
| 白喉抗毒素注射劑 |
胸腺素注射液 |
氨芐西林鈉注射劑、膠囊 |
抗蛇毒血清注射液 |
魚肝油酸鈉 |
阿莫西林片劑、膠囊、注射劑 |
肉毒抗毒素注射劑 |
(左旋)門冬酰胺酶 |
羧芐西林鈉注射劑 |
|
|
哌拉西林鈉注射劑 |
|
|
磺芐西林鈉注射劑 |
|
|
青霉胺片片劑(非抗生素,皮試同青霉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