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專門整理了水腫的原因和機制如下,希望對各位護士資格考生備考復習有所幫助。
引起平衡失調的原因:
①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
②毛細血管內流體靜力壓升高
③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④淋巴液回流受阻
在生理狀態(tài)下,血液的流體靜力壓及組織液的膠體滲透壓和血漿的膠體滲透壓及組織液的流體靜力壓是兩組互相拮抗的壓力,這兩組壓力保持動態(tài)平衡。
組織液膠體滲透壓、血漿膠體滲透壓和組織液流體靜力壓皆穩(wěn)定,分別為1.3kPa(10mmHg)、3.4kPa(25mmHg)和0.66kPa(5mmHg),而血液的流體靜力壓則在毛細血管動脈端和毛細血管靜脈端有明顯差別,前者為4.3kPa(32mmHg),后者為1.6kPa(12mmHg)。
在毛細血管動脈端,血管內流體靜壓與組織液膠體滲透壓之和大于血漿膠體滲透壓與組織液流體靜力壓之和,所以液體從毛細血管內移向血管外;在毛細血管靜脈端則相反,血漿膠體滲透壓與組織液流體靜力壓之和大于血管內流體靜力壓與組織液膠體滲透壓之和,液體從組織間隙移入毛細血管內。
少部分組織液可通過淋巴管回納入血液,組織液的形成和吸收處于動態(tài)平衡。水腫形成的機制,即上述平衡失調,體液自血管內逸出到組織間隙過多和(或)體液自組織間隙回納入血液過少。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護士資格考試精華高頻知識點歡迎關注醫(yī)學教育網2020年護士資格考試欄目!這里有2020年護士資格考試政策動態(tài)、精華資料及備考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