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娜
有報道稱,缺乏維生素D的人更有可能患高血壓、II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2017年10月,發(fā)表在《J Am Heart Assoc》的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亞研究調(diào)查了每月、高劑量、長期補充維生素D對中心血壓(BP)參數(shù)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每月高劑量補充維生素D持續(xù)1年可降低缺乏維生素D成人的中心BP參數(shù),但不能降低總樣本的參數(shù)。
背景:每月、高劑量、長期補充維生素D對中心BP參數(shù)的影響尚不清楚。
方法和結(jié)果:該雙盲、安慰劑對照亞試驗共招募517例成人(58%為男性,年齡在50~84歲)。受試者被分配至接受1.1年(中位;范圍:0.9~1.5年),或(1)維生素D3 200000 IU(初始劑量),隨后1個月后每月100000‐IU劑量(n=256)或(2)每月安慰劑(n=261)?;€(n=517)和隨訪(n=380)期,分別測量主動脈BP波形和血液動力學(xué)參數(shù)。維生素D組的25羥基維生素D從基線66 nmol/L(SD:24)平均延長至隨訪期的122 nmol/L(SD:42),安慰劑組沒有變化。盡管總樣本中的血液動力學(xué)參數(shù)發(fā)生較小、不顯著的變化(主要結(jié)局),研究者觀察到150例基線缺乏維生素D(<50 nmol/L)的受試者發(fā)生一致的獲益變化。在該亞組中,維生素D組(n=71)與安慰劑組(n=79)相比,上臂收縮壓平均變化為?5.3 mm Hg(95%置信區(qū)間[CI],?11.8~1.3)(P=0.11),上臂舒張壓平均變化為?2.8 mm Hg(95% CI,?6.2~0.7)(P=0.12),主動脈收縮壓平均變化為?7.5 mm Hg(95% CI,?14.4~?0.6)(P=0.03),反射波增強指數(shù)平均變化為?5.7 mm Hg(95% CI,?10.8~?0.6)(P=0.03),脈搏波傳播速度平均變化為?0.3 m/s(95% CI,?0.6~?0.1)(P=0.02),儲層壓力峰值平均變化為?8.6 mm Hg(95% CI,?15.4~?1.9)(P=0.01),向后壓力振幅平均變化為?3.6 mm Hg(95% CI,?6.3~?0.8)(P=0.01)。
結(jié)論:每月高劑量補充維生素D1年可降低缺乏維生素D的成人的中心BP參數(shù),但不能降低總樣本的參數(shù)。
臨床試驗注冊:URL: http://www.anzctr.org.au.唯一編號:ACTRN12611000402943.
原始出處:
Sluyter JD, Camargo CA Jr, Stewart AW, et al.Effect of Monthly, High-Dose, Long-Term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Central Blood Pressure Paramete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ubstudy.J Am Heart Assoc. 2017 Oct 24;6(10)。 pii: e006802. doi: 10.1161/JAHA.117.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