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大綱來復習!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專門整理了復層扁平上皮的正常脫落上皮細胞如下,希望對各位檢驗技士考生備考復習有所幫助。
復層扁平上皮(鱗狀上皮)
鱗狀上皮覆蓋于皮膚、口腔、食道、陰道的全部、子宮頸、喉部、鼻咽的一部分。一般有10余層細胞。從底部至表面分為基底層、中層和表層3部分。
1.基底層細胞:分為內底層和外底層。一內底層細胞:是上皮的最深層,與基底膜緊接,為單層立方或低柱狀細胞,增殖力旺盛,屬幼稚的細胞。內底層細胞很少脫落,在淫片中脫落的細胞呈圓形,直徑為12-15μm。核圓形或橢圓形,導中或略偏位,直徑8-10μm ,染色質均為呈細胞顆粒狀,核與胞質比例為1:0.5-1。二是外底層細胞:在內底層細胞之上。涂片中,其體積較內底層大,直徑15-30μm 。細胞核與內底層相似,染色質略疏松,核與胞質比例為1:1-2。
2.中層細胞:位于鱗狀上皮中部,細胞呈圓形、菱形、多角形,直徑30-40μm,核較小,核與胞質比例1:2-3。
3.表層細胞:位于上皮的表面,此層細胞扁平。涂片中,細胞呈多角形,直徑40-60μm,胞質漿透明,邊緣卷褶,細胞核小而深染。表層細胞分為3個亞型:
(1)角化前細胞:細胞直徑6-8μm,染色較深,但染色質顆粒遙較細致均勻。核與胞質比例為1:3-5.巴氏染色呈淺藍或淺綠色。
(2)不全角化細胞:核縮小,深染,呈固縮狀小圓形,直徑約4μm,核周可見暈。核與胞質比例為1:5或者核更小。巴氏染色呈粉紅色。
(3)完全角化細胞:胞核消失,胞質極薄,有皺褶,由于細胞已無生命,故其內有時可見細菌。巴氏染色呈橘黃名杏黃色。
醫(yī)學教育網提供2020年檢驗技士考試備考經驗、精煉知識點以及政策動態(tài)變化!醫(yī)學教育網2020年檢驗職稱考試輔導全面熱招中!歡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