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術前護理
跟腱斷裂手術治療前,足部皮膚的護理對預防術后感染至關重要。術前應協(xié)助患者做好泡腳、備皮等工作。同時要教會患者持拐的方法,以便術后患者的活動。
(1)心理護理:患者發(fā)生跟腱斷裂后,心理都非常緊張,因此要耐心做好心理護理,使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為手術治療做好準備。
(2)皮膚護理:為患者做好足部皮膚的護理是預防跟腱術后切口感染的關鍵之一。因為足部皮膚粗糙,??呻[藏霉菌和破傷風桿菌,因此需要對足部皮膚進行徹底消毒。術前3天,用39℃~41℃的0.02%高錳酸鉀溶液泡腳20分鐘,每日兩次。術前備皮的范圍由足尖至膝關節(jié),備皮時要特別注意防止皮膚刮破。備皮后,要修剪趾甲,用肥皂水刷腳5分鐘,再用碘酒、酒精消毒包扎,準備手術。
(3)扶拐護理:跟腱縫合術的患者傷口穩(wěn)定后可以盡早下床,患者能夠正確使用雙拐助行,對防止跌傷或者用力不當傷口開裂及跟腱再斷裂有重要意義。扶拐行走時,拐的高度要調節(jié)至距腋窩10cm,不要用腋部支撐,避免臂叢神經(jīng)受壓。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兩拐的寬度要略寬于雙肩,雙上肢用力撐拐,患肢不可負重。病人初次下床持拐行走時應有護理人員在場指導,使病人盡快掌握扶拐技巧。
2.術中護理
護理人員應該做好充分的器械和物品準備,認真遵守查對制度、嚴格的無菌操作技術,在合適的麻醉下,行肌腱斷裂探查修補術。
3.術后護理
(1)一般護理:術后安排在環(huán)境安靜的病房。空氣流暢,濕度在50%~60%,術后3日內密切觀測體溫、脈搏、血壓、傷口情況。告知患者適當床上活動,以勉發(fā)生機體疲勞,畸形、生理功能障礙等不良后果。
(2)肢體護理:患者回病房后,抬高患肢20°~30°,注意膝下墊枕,以利于靜脈和淋巴的回流?;贾们皞乳L腿石膏托固定于屈膝60°、踝跖屈30°。因此,要密切觀察患肢的足趾感覺、活動、皮溫以及末梢循環(huán)情況。另外,在石膏未干之前,囑患者盡量不要活動膝關節(jié),避免石膏斷裂。麻醉過后即可進行足趾的活動,術后1周可做輕微的踝關節(jié)活動,過早的踝關節(jié)活動不利于跟腱縫合處的愈合。
(3)石膏護理:石膏固定后要在其表面標記傷口的部位和時間,隨時觀察固定肢體末梢的血液循環(huán),若肢端青紫或蒼白、有疼痛或麻木等異常感覺應報告主管醫(yī)生檢查傷口,調整石膏固定的松緊。若滲血較多時,可考慮加壓止血或引流。向患者家屬做好宣教,由于石膏有干固塑形期,故不可用手指抓捏、壓迫、活動,不可在石膏上放置重物、覆蓋毛毯,翻身改變體位時要注意保護石膏,功能鍛煉時也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