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詵:通經(jīng)脈,潤血脈,黑須發(fā),常服骨肉細膩光潤。
崔禹錫《食經(jīng)》:下氣,主喉痹,殺白蟲。
《醫(yī)林纂要》:胡桃,昔人云,留皮則入腎、命,去皮則入肺。愚擯凡仁皆潤而多人心,下行則人命門。腎命得補,精氣堅固,則陽氣自行于三焦以上達膻中,肺自得其溫潤而寒嗽除矣,不必以留皮去皮分上下,但連皮則能固能補,去皮則止于能行能潤耳。
《本草拾遺》:食之令人肥健。
《開寶本草》:多食利小便,去五痔。
《七卷食經(jīng)》:去積氣。
《綱目》:胡桃仁,味甘氣熱,皮澀,肉涸。孫真人言其冷滑,誤矣。近世醫(yī)方,用治痰氣喘嗽、醋心及癘風諸病,而酒家往往醉后嗜之。則食多吐水、吐食,脫眉,及酒同食咯血之說,亦未必盡然也。但胡桃性熱,能人腎、肺,惟虛寒者宜之,而痰火積熱者,不宜多食耳。胡桃,通命門,利三焦,益氣養(yǎng)血,與破故紙同為補下焦腎、命之藥。夫命門氣與腎通,藏精血而惡燥,若腎、命不燥,精氣內(nèi)充,則飲食自健,肌膚光澤,腸腑潤而血脈通,此胡桃佐補藥,有令人肥健、能食、潤肌、黑發(fā)、固精、治燥、調(diào)血之功也。命門既通,則三焦利,故上通于肺而虛寒喘嗽者宜之,下通于腎而腰腳虛痛者宜之,內(nèi)而心腹諸痛可止,外而瘡腫之毒可散矣。洪氏《夷堅志》止言胡桃治痰嗽,能斂肺,蓋不知其為命門、三焦之藥也。
《綱目》:補氣養(yǎng)血,潤燥化痰,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治虛寒喘嗽,腰腳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腸風,散腫毒,發(fā)痘瘡,制銅毒。
《醫(yī)林纂要》:補腎,潤命門,固精,潤大腸,通熱秘,止寒瀉虛瀉。
《本草從新》:治痿,強陰。
《本草求真》:胡桃,味甘則三焦可利,皮澀則氣可斂而喘可定,肉潤則肺得滋而腸可補。瘡腫、鼠痿、痰核,取其用能通郁解結(jié)。惟肺有熱痰,暨命門火熾者切忌。養(yǎng)血去皮用,斂澀連皮用。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胡桃,為滋補肝腎、強健筋骨之要藥,故善治腰疼腿疼,一切筋骨疼痛。為其能補腎,故能固齒牙,烏須發(fā),治虛勞喘嗽,氣不歸元,下焦虛寒,小便頻數(shù),女子崩帶諸證。其性又能消堅開瘀,治心腹疼痛,砂淋、石淋杖塞作疼,腎敗不能漉水,小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