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羅齊、環(huán)孢霉素可使瑞舒伐他汀血漿濃度有一定程度的升高,紅霉素、包含氫氧化鋁和氫氧化鎂的抗酸混懸液可使瑞舒伐他汀和血漿濃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體外或體內研究結果顯示瑞舒伐他汀是細胞色素P450酶的抑制劑或誘導劑。此外,瑞舒伐他汀和維生素K拮抗劑同時使用時,在開始用藥和停藥以及劑量增減的過程中可能會導致一定程度的INR增加或減少,需要監(jiān)測INR水平。和地高辛、非諾貝特、抗高血壓藥物、抗糖尿病藥物和激素替代療法之間沒有臨床相關的副作用。與口服避孕藥合用時,瑞舒伐他汀會使乙炔雌二醇和甲基炔諾酮AUC其增加達26%和34%。
瑞舒伐他汀是一種選擇性HMG-CoA還原酶抑制劑。HMG-CoA還原酶抑制劑是轉變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為甲戊酸鹽—膽固醇的前體—的限速酶。瑞舒伐他汀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肝—降低膽固醇的靶向器官。瑞舒伐他汀增加了肝LDL細胞表面受體數目,促進LDL的吸收和分解代謝,抑制了VLDL的肝合成,由此降低VLDL和LDL微粒的總數。
基于一般安全性藥理、重復劑量毒性、潛在的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研究的臨床前數據未顯示對人體的特別的毒性。在對大鼠出生前后的研究中,瑞舒伐他汀的生殖毒性是明顯的,它降低了產仔的大小、重量和出生率。給予母鼠毒性劑量使其全身接觸量高于治療接觸水平幾倍時可觀察到這些生殖毒性現(xiàn)象。
吸收:大約在口服后 5小時達到瑞舒伐他汀的最大血漿濃度。絕對生物利用度約20%。
分布:瑞舒伐他汀被肝廣泛吸收,而肝部是膽固醇合成和LDL-C清除的主要部位。瑞舒伐他汀的分布容積約為134L。約90%的瑞舒伐他汀和血漿蛋白結合,主要為清蛋白。
代謝:瑞舒伐他汀發(fā)生了有限的代謝(約為10%),主要為N-去甲基代謝物和內酯代謝物。N-去甲基代謝物活性約為瑞舒伐他汀的50%,而內酯代謝物則認為是無臨床活性的。瑞舒伐他汀發(fā)揮了血液HMG-CoA還原酶活性抑制作用的90%強。
排泄:約90%的瑞舒伐他汀以原形通過糞便排泄,其余部分通過尿液排泄。血漿消除半衰期約為19小時。更高劑量時消除半衰期不增加。
對用藥過量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過量用藥時應采取對癥治療,必要時應以支持療法開始治療。應對肝功能和CK水平進行監(jiān)測。血液透析未必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