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加熱至100℃ 即猛烈分解,遇火或受熱、受震都可起爆。與還原劑、促進劑、有機物、可燃物等接觸會發(fā)生劇烈反應,有燃燒爆炸的危險。有強腐蝕性。
1.強氧化性
過氧乙酸為強氧化劑,有很強的氧化性,遇有機物放出新生態(tài)氧而起氧化作用,與次氯酸鈉(又名84消毒液)、漂白粉等被作為醫(yī)療或生活消毒藥物使用,為高效、速效、低毒、廣譜殺菌劑,對細菌繁殖體、芽孢、病毒、霉菌均有殺滅作用。因此可用它來進行殺菌、消毒。此外,由于過氧乙酸在空氣中具有較強的揮發(fā)性,對空氣進行殺菌、消毒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價格便宜,目前我們在預防非典時的殺菌、消毒劑主要就是過氧乙酸。在醫(yī)學方面的主要作用和用法如下:
(1)浸泡消毒:以0.3%—0.5%溶液浸泡消毒;醫(yī)務職員用以洗手時,用0.2%的溶液浸泡1分鐘即可。
(2)噴霧消毒:以0.1%—0.4%溶液對房屋、家具、門窗等進行噴灑。
(3)熏蒸消毒:以20%成品熏蒸(1—3g/m3),用于實驗動物室及無菌室消毒。
(4)飲水消毒及污水處理:使飲水或污水含本品0.01%消毒0.5—1小時,可獲較好效果。
(5)醫(yī)療方面:可用于治療甲癬,處用1%溶液浸泡20分鐘,3次/日,連續(xù)2周。0.5%溶液局部使用可治療手足癬。
2.不穩(wěn)定性
純過氧乙酸極不穩(wěn)定,在-20℃時就會發(fā)生猛烈爆炸,所以市場上出售的過氧乙酸大都是濃度為40%左右的過氧乙酸溶液,但其性質(zhì)也很不穩(wěn)定,在室溫下可以分解放出氧氣,遇明火或高溫發(fā)生自燃、燃燒或爆炸。
3.低毒性和腐蝕性
過氧乙酸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很強的腐蝕性,對皮膚和眼睛有強烈的刺激性,對皮膚可發(fā)生嚴重灼傷,眼直接接觸液體可導致不可逆損傷甚至失明,吞咽可致命,吸進其蒸氣,能導致對呼吸道的刺激和損害。過氧乙酸還對金屬有腐蝕性,不能用于對金屬器械的消毒,操縱時應戴橡膠手套。?
4.火災危險性
過氧乙酸的閃點為41℃,即為有機過氧化物,又屬于二級易燃液體;所以它即具有有機過氧化物的火災爆炸危險性,又具有易燃液體的火災危險性。
(1)具有高度的易燃性。本身易燃燒,所需的點火能量極小,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碰到明火、靜電火花等極易引起燃燒或爆炸;同時能與可燃物反應并產(chǎn)生足夠的熱量,加之它分解后開釋出的氧氣能強烈助燃,終極可導致自燃、燃燒和發(fā)生爆炸。
(2)蒸氣具有很強的爆炸性。由于其具有較強的揮發(fā)性,揮發(fā)的蒸氣可與空氣以任意濃度形成可燃爆炸混合物,遇明火即可引起燃燒爆炸。
(3)熱膨脹性。被艷服于密閉容器內(nèi)時,如儲存環(huán)境溫度高或受熱、震動等因素的影響,可導致容器內(nèi)蒸氣壓力增加,當超過容器的極限壓力時,就會引起容器爆裂或爆炸,發(fā)生液體灼傷職員或發(fā)生火災事故。
(4)活動性。活動性增加了它的火災危險性,一旦發(fā)生泄漏,就會沿地勢流淌,甚至進進管溝等處,當發(fā)生火災時會造成火災的擴大和蔓延。
(5)靜電性。其在灌注、輸送、運輸、活動、搬運過程中,易產(chǎn)生靜電,當靜電集聚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放電,引起著火或爆炸。
(6)對熱、雜質(zhì)、沖擊、酸堿度、強光及震動、摩擦等極敏感,受沖擊、熱和電火花等易發(fā)生燃燒或爆炸;加熱至110℃即猛烈分解爆炸,受震動時發(fā)生爆炸的靈敏度更大。
(7)在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一旦與有機物、易燃物、酸堿、還原劑和無機氧化劑混合能發(fā)生劇烈反應,放出大量的氧、熱量和水蒸氣而引起燃燒或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