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魏晉風度,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文人士大夫們所津津樂道的話題和追崇的典范。在很多人看來,魏晉風度是一種真正的名士風范,所謂是真名士自風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雋秀王衍、樂廣至于江左領袖王導、謝安,莫不是清峻通脫,表現(xiàn)出的那一派“煙云水氣”而又“風流自賞”的氣度,幾追仙姿,為后世景仰。魯迅在其著名的演講《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中,不但談到了魏晉風度和何晏等人物,同時亦多處提到了由何晏大力倡導服用的藥物“五石散”。實際上,我們在談論魏晉風度時,必定會說到這個“五石散”,因為兩者幾乎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服食“五石散”的風氣自被何晏倡導并開始流行后,由魏晉至唐,名士們趨之若鶩,歷整整五六百年而未有間斷,且頗有發(fā)展,僅在《隋書·經(jīng)籍志》中就著錄了二十家“五石散”的解散方。
這個與魏晉風度一樣,在中國歷史上極其著名的“五石散”,又叫“寒食散”,一般認為是由東漢的張仲景(150——219)發(fā)明的。因為最早注明“宜冷食”將息的“侯氏黑散”和最早直呼“寒食”的“紫石寒食散”,都是首見于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中的《傷寒雜病論》一篇,所以隋代的巢元方在他的《諸病源候論》里引晉名醫(yī)皇甫謐語道:“寒食、草石二方出自仲景”。張仲景合此藥的其主要目的,是用它來治療傷寒(這個傷寒指的是感冒傷風一類的病,也就是古人說的風邪入侵,而不是指現(xiàn)代的傷寒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