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觀賞型:芍藥栽植,除花后孕芽到芽滿期間不宜栽植外,其它時期都可栽植。一般是與分株繁殖同時進行,春季雖可栽植,但栽后根系受損,吸收肥水能力較差,住往生長發(fā)育不旺。栽植的行距和株距是70×90—100厘米(作切花用的栽培是50×60厘米)。栽植點的排列,要便于觀賞和富有層次變化,若為置臺,可呈“梅花檔子”(即品字形);如果置圃,為了便于管理,大多作”豆腐塊子”(即方形排列)。挖穴時穴深21—24厘米,入口直徑18厘米,最好上狹下寬;然后將分株的植株,展根平放在穴內(nèi)。當(dāng)填入細土到一半時,將根稍稍上提,使根與土壤結(jié)合緊密。上提高度,以U其芽平地為準(zhǔn)。栽植過深或過淺都不適宜;過深,芽不容易頂出土面,就是頂出土面了,葉子和植株生長發(fā)育都不旺盛;過淺,根須露出地面,夏季曝曬,植株容易死亡。最后填土至穴滿,搗實并覆9—12厘米高土堆,以資識別。
(2)藥用型:栽植前,先按栽植行距開挖與地平面成35-40°角,25—28厘米深的斜溝,并將斜面的泥土壓實。在已準(zhǔn)備好的畦上,以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進行密植。栽植時,芍藥根帶芽不宜過多,一般用2條芍藥根帶1-3個芽,也可用1條芍藥根帶1個芽。否則地上部分技葉徒長,會影響根的生長。芍藥根按株距栽植在斜面上。如果芍藥根彎曲,在覆土?xí)r,可稍用力壓直,再覆土壓實,使主根變直,抑制側(cè)根的發(fā)生,促使主根粗壯。
(1)扒土:上一年冬季的堆土必須在芍藥嫩芽出土前4—5天扒除、平整。如此項工作不及時做,嫩莖已向上頂,用鋤扒土?xí)r,必須注意不能把嫩莖扒斷。如不扒土,則嫩莖基部衰弱,影響生長。
(2)中耕除草:扒土后至綠葉枯落期間,需要經(jīng)常中耕除草。中耕時,綠葉封田前和花期前后要耕得深,孕芽后要耕得淺。在正常情況下,每年應(yīng)中耕除草10-12次。
(3)施肥:芍藥好肥性強,特別是花蕾顯色后及孕芽時,對肥料要求更為迫切。根據(jù)芍藥不同時期的需要,施肥期:一、展葉顯蕾后,綠葉全面展開,花蕾發(fā)育旺盛,需肥量大;二、花才開過,花后孕芽,消耗養(yǎng)料很多,是整個生育過程中需要肥料最迫切的時期。這時如果肥料跟不上,會影響新芽飽滿和翌年生長發(fā)育;三、為促進萌芽,需要在霜降后,結(jié)合封土施1次冬肥。施用肥料時,應(yīng)注意氮、磷、鉀三要素的配合,特別對含有豐富磷質(zhì)的有機肥料,尤為需要。
(4)澆水:芍藥不耐澇,但過于干燥也會生長不良。適度濕潤是它良好生長的必要條件。因此在干旱時要注意澆水,多雨時要及時排水,保持干濕相宜。
(5)摘側(cè)蕾:芍藥開花前除頂蕾外,其下有側(cè)蕾3—4個,為了頂蕾花大色艷,應(yīng)在花蕾顯現(xiàn)后不久,摘除側(cè)蕾,使養(yǎng)分集中于頂蕾。但是為了防止頂蕾受損,除頂蕾外,可先留一個側(cè)蕾,待頂蕾開始膨大,正常發(fā)育不成問題時,再將留下的側(cè)蕾迅速除去。
(6)立支柱:芍藥花桿軟,多數(shù)品種開花時往往花頭下垂,容易倒伏??稍诨ɡ亠@色后,設(shè)立支柱,支柱形式有兩種:一是單桿式,以扶持花特大而桿又軟的品種。綁扎時,用小水竹竿插于花桿背部土上,然后用細麻絲分三道呈“8”字形綁扎。但不能綁扎太高,太高花頭僵硬,有失美觀;二是圈套式,用于一般品種,將松散植株用塑料圈圍起來,使花桿相互依附而挺立,切忌縛扎莖桿。否則莖稈中的養(yǎng)液受阻,會導(dǎo)致種子尚未成熟而植株已經(jīng)枯萎。塑料圈的大小要適當(dāng),太大仍舊松散,無法依附;太小緊攏在一起,有失美觀,以舒適又能相依挺立為好。(7)搭花棚:芍藥開花時,氣溫已較高,同時雨水多,為了免遭雨打,遮蔽日光、調(diào)節(jié)棚下小氣候,以延長花期,保持花色艷麗,可搭棚架。棚高約2.5米,遮以葦簾。有花棚遮蓋的芍藥,可延長花期8-10天。
(8)割稈封土:芍藥開花后,有些品種能夠結(jié)實,除有目的保留外,一般都將果實剪去,以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不是種在游覽觀賞區(qū)的芍藥,有時還用草將植株下部綁縛,促使養(yǎng)科下貯,以利孕芽。霜降后,芍藥地上部分枯萎,這時應(yīng)剪去枝桿,掃除枯葉,集中燒毀,以防止黑斑病菌下土越冬,同時施冬肥,封土。新疆芍藥
(1)黑斑??;危害嚴重。先在葉面發(fā)生黑褐色小斑點,而后擴大成不整形輪紋,相互聯(lián)接,使綠葉枯死??蓢娚洳柖嘁海?00倍代森鋅或代森錳;被害部分剪除燒毀;芍藥栽后三、四年進行分株繁殖時,不再連作。
(2)白絹?。簢乐貢r全株死亡,或全葉枯死。感染的病株基部,先發(fā)生黑褐色濕病,隨后在土表或植株基部,出現(xiàn)白色菌絲體。在夏季多雨高溫時節(jié)里,土壤潮濕,發(fā)病嚴重。為防治病害發(fā)生,可在栽植時,進行土壤消毒或更換無菌土壤;剪除或拔掉病株燒毀,發(fā)病前,定期噴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3)銹?。洪_花時,從葉面開始發(fā)生淡黃褐色小斑點,不久擴大出現(xiàn)橙黃色斑點,而后散出黃色粉末,就是孢子。芍藥的枝、葉、芽、果實都可受到傷害??啥ㄆ趪娚?00倍代森鋅,或0.3-0.4%石硫波美合劑,每隔10—15天噴1次,連續(xù)3—4次。
(4)蠐螬:4—9月危害最重,在地下咬食芍藥根。嚴重時,能使地上部分枝葉變黃 枯萎。防治法:冬耕深翻,可使蠐螬越冬代死亡;危害期間可噴射50%馬拉松乳劑。
(5)蚜蟲:以口器刺入葉子,吸食汁液,使葉緣向底面卷曲,變成黃色。待幼苗長大時,蚜蟲又常聚集在嫩梢、花柄、葉背上,使幼苗莖葉卷曲萎縮,嚴重時全株枯萎。防治法:消除越冬雜草;噴射4%樂果或2.5%魚藤精液;保護蚜蟲的天敵,如七星瓢蟲、食蚜蠅、草蛉等,以蟲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