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箐的起源中心在地中海沿岸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外高加索等地。在先秦的儒家經(jīng)典《尚書·禹貢》篇中所說的“箐”就是“蕪箐”。公元154年,漢桓帝詔曰:“蝗災(zāi)危害,畦水變至,五谷不登,人無宿儲。其令所傷郡國皆種蕪箐,以助人食”。可見,東漢時期已普遍種植。北魏《齊民要術(shù)》(賈思勰)中有蕪箐栽培方法的詳細(xì)記錄。
蕪箐被稱為“諸葛菜”的典故。 唐代詩人劉禹錫撰寫的《嘉話錄》里記載“荊州緣山野間,有菜,大葉而粗莖,其根若大蘿卜,土人蒸煮其葉而食之,可以抗饑,名之謂諸葛菜。云武侯南征,用此菜行于山中,以濟軍食。諸葛所止,令兵士獨種蔓箐者,取其才出甲者生啖,一也;葉舒可煮食,二也;久居隨以滋長,三也;棄去不惜,四也;回則易尋而采之,五也;冬有根可食,六也;比諸蔬菜,其利不亦薄乎?三蜀之人,今呼蔓箐為諸葛菜,江陵亦然”。這段史料說明,諸葛亮在幫劉備建立蜀漢疆域的南征北戰(zhàn)中,不但令士兵“獨種蔓箐”“以濟軍食”,而且還傳授給當(dāng)?shù)氐娜罕?。這就是人們把蔓箐叫諸葛菜的原因所在。
文章引用自:
【另】蕪菁甘藍(lán)是蕪菁及甘藍(lán)雜交形成的。
蕪菁甘藍(lán)(Brassica napobrassica)又名土苤藍(lán)、洋蔓菁、羊蔓菁、洋疙瘩、洋大頭菜。十字花科,蕓薹屬,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肥大的肉質(zhì)根為主要產(chǎn)品。因容易栽培,產(chǎn)量高,莖葉均可利用,我國各地栽培漸多。肉質(zhì)根可以炒食、煮食和腌漬,莖葉可以做飼料。
特性:蕪菁甘藍(lán)根部肥大,呈球形或紡錘形,單根重0.5千克--3.5千克。葉色深綠,葉面有白粉,葉肉厚,葉片裂刻深。總狀花序,花黃色。留種時應(yīng)注意隔離。蕪菁甘藍(lán)為長莢果,成熟時果莢開裂,種子散落 ,應(yīng)及時采怍。種子略呈球形,深褐色,千粒重3.3克左右。蕪菁甘藍(lán)耐寒耐熱性強。種子能在2℃--3℃時發(fā)芽,生長適溫為13℃--18℃,幼苗能耐-1℃至-2℃低溫。幼苗的耐熱、耐旱性較強,能在7--8月份高溫季節(jié)播種。
品種:依肉質(zhì)根頂部顏色可分為兩種:綠頂種和紫頂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