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射性頭痛reflex headache。
2.耳聾deafness。
3.耳鳴tinnitus aurium。
4.衄血epistaxis。
5.鼻茸rhinopolpus 。
6.齒痛toothache。
7.扁桃腺發(fā)炎tonsillitis。
8.角膜白翳cataract
9.視力缺乏visual defect 。
10.呼吸困難dyspnea。
11.痰阻塞sputumcoction 。
12.窒息suffcation。
13.肩胛神經痛scapular neuralgia。
14.虛脫collapse。
15.失眠insomnia。
16.神經衰弱neurasthenia。
【方法】
針5~7分,留針20分鐘。灸10分鐘。用三棱針點刺放血。
【應用】
1.合谷為大腸經原穴,屬陽主表,取清走衰,宣泄氣中之熱,升清降濁,疏風散表,宣通氣血之功。
2.合谷總治頭、面各癥。用之得法,針到病除。齒、眼、喉嚨(咽喉)等癥之特效穴。
3.牙痛用「飛經走氣」法。1、針尖向上斜刺,強捻轉使針感到頭部,2、提針至皮下,針尖相下斜刺,使針感到指頭,如此反復3次,留針30分鐘,痊愈。
4.齒痛:合谷兩穴并針刺,留針3分鐘,針到病除。
5.牙痛、口歪、臂肩不能舉、大拇指、食指不能屈伸:針刺合谷穴特效。
6.風火牙痛不能飲食:1合谷2頰車3中脘4足三里5留針30分鐘。
7.牙關不開、口眼歪斜blepharoplegia:1合谷2地倉3頰車。拔牙麻醉穴:1合谷2足三里。
8.合谷補,瀉之法:補法、先呼后吸時針之。瀉法、先吸后呼時針之。
9.頭痛headache:1合谷2風池。
10.癲癇及安神、鎮(zhèn)驚anticonvulsion:1合谷2百會3神門。
11、目赤ophthamia:1合谷2絲竹空3精明。
12.鼻竇炎sinusitis:1合谷2迎香。
13.局部性肌肉痙攣:用點刺法,快針前淺刺,或強刺法
14.哮喘asthma劇烈時:1先針合谷,2使患者平臥,用五柱灸法。膻中為中心,左、右為神封,上為玉堂,下為中庭。
15.針『四關穴』:1左、右(合谷)2左、右(太沖)
a降低血壓,鎮(zhèn)靜神經,調整機能,開關節(jié)而利痹疏風,行氣血,通經絡,清滯瘀。
16.止汗:a補合谷,瀉腹溜(補合谷可使汗腺收縮)。
發(fā)汗:a瀉合谷,補腹溜(重瀉合谷,使汗腺松弛)
17.急性外膜炎,旺盛全體機能(清理肚臍以上部位):
a合谷 b曲池。合谷升而能散,曲池走而不守。
18.調理腸胃,寬中理氣:a合谷b足三里。合谷為大腸經之原穴,氣能升降,血能宣通。足三里為土中之土(胃經為戊土,三里為胃經之合穴亦為戊土)。補之益氣理中,瀉之升陽降濁。如有濕熱壅遏,濁滯中宮,蓄食停飲,腹脹噯氣tympanites,引濕濁下行,導濁降逆而安中宮。
19.安胎:a瀉合谷b補三陰交。血旺氣衰。
墮胎:a補合谷b瀉三陰交。血衰氣旺。
a合谷:大腸經之原穴,大腸經為肺俯,主氣當補。
b三陰交:脾、肝、腎三脈之會穴。主陰血,血當補,不當瀉。
20.脾病splenic disease:a合谷b三陰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