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丸《證治準繩》
[組成]白術炒,二兩半(75g) 木香另研黃連酒炒甘草各七錢半(各22g) 白茯苓去皮,二兩(60g)人參一兩五錢(45g) 神曲炒陳皮砂仁麥芽炒取面山楂取肉山藥肉豆蔻面裹煨熱,紙包槌去油,各一兩(各30g)
[用法]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陳米湯下 (現(xiàn)代用法:共為細末,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瀉。
[主治]脾虛食積證。食少難消,脘腹痞悶,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膩微黃,脈虛弱。
[方解]本方證因脾虛胃弱,運化失常,食積停滯,郁而生熱所致。脾胃納運無力,故見食少難消,大便溏?。粴庋蛔?,則倦怠乏力、脈象虛弱;食積阻滯氣機,生濕化熱,故脘腹痞悶、苔膩微黃。治當健脾與消食并舉。本方重用白術、茯苓為君,健脾祛濕以止瀉。山楂、神曲、麥芽消食和胃,除已停之積;人參、山藥益氣補脾,以助苓、術健脾之力,是為臣藥。木香、砂仁、陳皮皆芳香之品,功能理氣開胃,醒脾化濕,既可解除脘腹痞悶,又使全方補而不滯;肉豆蔻溫澀,合山藥以澀腸止瀉;黃連清熱燥濕,且可清解食積所化之熱,皆為佐藥。甘草補中和藥,是為佐使之用。諸藥合用,脾健則瀉止,食消則胃和,諸癥自愈。
【處方來源】《墨寶齋集驗方》卷上。
【方劑主治】小兒糞后紅。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用法用量】每服1-2丸,不拘時候。
健脾丸
【藥物組成】白術、建蓮肉、山藥、白茯苓、山楂肉、麥芽、白茯苓、神曲各等分。
【處方來源】《良朋匯集》卷五。
【方劑功效】健脾。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用法用量】每服3錢,白滾水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