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本草》所載大戟,品種亦不止一種,但大多數(shù)是大戟科大戟屬植物。如《蜀本草》中所述的大戟,《本草圖經》的"滁州大戟"、"并州大戟"以及《植物名實圖考》中的"大戟"所述的形態(tài)都和大戟科大戟近似。此外,《本草圖經》中的"河中府大戟",似為豆科植物;《綱目》所稱的"北方綿大戟",似即今之綿大戟(參見"狼毒"條);至于茜草科的紅芽大戟,《本草》中未見收載,但為目前大戟藥材中使用最廣的一種。
大戟:揀去雜質,用水洗凈,潤透,切段或切片,曬干。醋大戟:取大戟段或片,加醋浸拌,置鍋內用文火煮至醋盡,再炒至微干,取出,曬干。(大戟100斤,用醋30~60斤)
①《雷公炮炙論》:"采得大戟于槐砧上細銼,與海芋葉拌蒸,從巳至申,去芋葉,曬干用之。"
②《綱目》:"凡采得大戟以漿水煮軟,去骨曬干用。海芋葉麻而有毒,恐不可用也。"
③《本草通玄》:"大戟用棗同煮軟,去骨,曬干。"
苦辛,寒,有毒。
①《本經》:"味苦,寒。"
②《別錄》:"甘,大寒,有小毒。"
③《藥性論》:"味苦辛,有大毒。"
入肺、脾、腎經。
①《本草經疏》:"入腎、肝。"
②《本草通玄》:"入肝、膀胱。"
③《得配本草》:"入三陰,足太陽經。"
瀉水沈,利二便。治水腫,水臌,痰飲,瘰疬,癰疽腫毒。
①《本經》:"主十二水,腹?jié)M急痛,積聚,中風皮膚疼廂,吐逆。"
②《別錄》:"主頸腋癰腫,頭痛,發(fā)汗,利大小腸。"
③《藥性論》:"下惡血癖塊,腹內雷鳴,通月水,善治瘀血,能墮胎孕。"
④《日華子本草》:"瀉毒藥,泄天行黃病、溫瘧,破癥瘕。"
⑤《本草圖經》:"治隱疹風及風毒腳腫。"
⑥《醫(yī)學啟源》:"瀉肺。"
⑦《本草正》:"性峻利,善逐水邪痰涎,瀉濕熱脹滿。"
⑧《藥征》:"主利水,旁治掣痛,咳煩。"
⑨《現(xiàn)代實用中藥》:"用于壯實體質之腹水,全身水腫。胸肋膜積水等。"
⑩《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殺蟲。"
內服:煎湯,0.5~1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患虛寒陰水及孕婦忌服。體弱者慎用。①《本草經集注》:"反甘草。"
②《藥性論》:"反芫花、海藻。毒,用菖蒲解之。"
③《唐本草》:"畏菖蒲、蘆草、鼠屎。"
④《日華子本草》:"小豆為之使。惡薯蕷。"
⑤《綱目》:"得棗則不損脾。"
⑥《本經逢原》:"脾胃肝腎虛寒,陰水泛濫,犯之立斃,不可不審。"
下馬仙、邛巨、龍虎草、九頭獅子草、京大戟、將軍草、膨脹草、天平一枝香、迫水龍、大貓兒眼、黃花大戟、黃芽大戟、千層塔、搜山虎、穿山虎、貓眼草、龍虎草、京大戟。
英文名:Beijing Spurge
形態(tài)特征:大戟科大戟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80厘米。根圓錐狀。莖直立,被白色短柔毛,上部分枝。葉互生。矩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3-8厘米,寬5-13毫米。杯狀花序總苞壇形。蒴果三棱狀球形,表面具疣狀突起。種子卵形,光滑。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荒地、草叢、林緣及疏林下。除新疆及西藏外,全國各地都有分布。
用途:根入藥,能利尿、止瀉、通經。全株亦可供獸藥用。
釋名:邛鉅、下馬仙。
氣味:(根)苦、寒、有小毒。
主治:1、水腫喘包。用大戟(炒)二兩、干姜(炮)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三錢,姜湯送下。以大小便通暢為度。
2、水病腫滿。用大戟、當歸、橘皮各一兩,切碎,加水二升,煮取七俁,一次服下,病重者,再服一次可愈。病愈后,一年之內須慎飲食,不吃刺激性大的東西。
3、水腫腹大(或遍身浮腫)。用棗一半,放鍋內,上面蓋著大戟的根、苗,加不加蓋煮熟,隨時取棗吃下,棗盡病愈。又方:大戟、白牽牛、木香,等分為末。每取一錢,納入剖開的豬腎中,用濕紙包好煨熟,空心吃下。
4、牙痛。把大戟放口中齒痛處,咬定。止痛效果好。
春季未發(fā)芽前,或秋季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殘莖及須根,洗凈曬干。
①京大戟為植物大戟的干燥根。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16~20厘米,直徑可達4厘米,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粗糙而具側根,頂端多膨大,上有許多圓形的地上莖痕,向下漸細,有縱直溝紋及橫生皮孔與支根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折斷面纖維性,類白色至灰棕色。氣無,味苦澀。以根條均勻,肥嫩、質軟無須者為佳。
主產江蘇。此外,四川、江西、廣西等地亦產。
②紅大戟
為植物紅芽大戟的干燥根。又名:紅毛大戟、紅芽戟、南大戟。呈長圓錐形至紡錘形,多不分歧,偶有分歧者,長6~8~14厘米,直徑O.6~1厘米。表面灰棕色至紅棕色;多扭轉的皺紋,有時可見橫生皮孔及支根殘基或支根痕;頂端有地上莖痕。質堅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呈紅褐色至棕黃色。氣微,味辣刺喉。以條大,肥壯,色紫紅、堅實無須根者為佳。
主產廣西、廣東、云南、貴州等地。
此外,大戟科植物準噶爾大戟的根,在新疆亦作大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