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薢
【藥物組成】:萆薢1兩半,當歸(銼,焙)1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涂炙)1兩,干姜(炮)1兩,荊三棱(炮、銼)1兩,桂(去粗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陳橘皮(湯去白,焙)6兩。
【方劑功效】:補虛,壯筋骨,益氣血。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鹽湯送下。
【藥物組成】:川萆薢(俗呼土茯苓)。
【處方來源】:《外科發(fā)揮》卷六。
【方劑主治】:楊梅瘡,不問新舊,潰爛,筋骨作痛。喉腭潰蝕,與鼻相通,面蝕癰潰,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用2兩,水3鐘,煎2鐘,去滓徐徐溫服,不拘時候。若患久,或服攻擊之劑致傷脾胃氣血者,以此1味為主,而加以兼證之劑。
藥物組成:萆薢3兩,附子3兩(炮裂,去皮臍),杜仲2兩(去粗皮,炙微黃),狗脊2兩,羌活2兩,桂心2兩,牛膝3兩(去苗),桑寄生2兩。
【處方來源】:《圣惠》卷四十四。
【方劑主治】:五種腰痛,連腳膝筋脈拘急酸疼。
【制備方法】:上銼細,用生絹袋盛,以酒2斗浸,密封七日后開。
【用法用量】:每服1中盞,食前溫服。
【藥物組成】:萆薢20錢。
【處方來源】:《梅瘡證治》卷下。
萆薢
方劑主治:梅毒膿淋,陽物漫腫紫赤,或腫大不覺痛癢,或陰口流出膿水,或陰頭穿2-3竅出臭膿者。
用法用量:上以水5碗,煎取3碗,分溫送下改定化毒丹。
萆薢分清飲:
【藥物組成】:川萆薢2錢,黃柏5分(炒褐色),石菖蒲5分,茯苓1錢,白術(shù)1錢,蓮子心7分,丹參1錢5分,車前子1錢5分。
【處方來源】:《醫(yī)學心悟》卷四。
【方劑主治】:赤白濁屬濕熱者。諸淋。
【方劑功效】:導濕理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