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本草圖經(jīng)》
「拼音名」Sānɡ Zhī
「別名」桑條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orus alba L.采收和儲藏:春未、夏初采收,去葉,略曬,趁新鮮時切成長30~60cm的段或斜片,曬干。
「原形態(tài)」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3-15m.樹皮灰白色,有條狀淺裂;根皮黃棕色或紅黃色,纖維性強。單葉互生;葉柄長l-2.5cm;葉片卵形或?qū)捖研危L5-20cm,寬4-10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有粗鋸齒或圓齒,有時有不規(guī)則的分裂,上面無毛,有光澤,下面脈上有短毛,腋間有毛,基出脈3條與細脈交織成網(wǎng)狀,背面較明顯;托葉披針形,早落?;▎涡裕菩郛愔?;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狀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長l-2cm,被毛,總花梗長5-10mm;雄花序長1-2.5cm,下垂,略被細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頭2裂。瘦果,多數(shù)密集成一卵圓形或長圓形的聚合果,長l-2.5cm,初時綠色,成熟后變?nèi)赓|(zhì)、黑紫色或紅色。種子小?;ㄆ?-5月,果期5-6月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處,多為人工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于全國各地。
「性狀」
性狀鑒別 嫩枝呈長圓柱形,少有分枝,長短不一,直徑0.5-1.5cm.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有多數(shù)黃褐色點狀皮孔及細縱紋,并有灰白色略呈半圓形的葉痕和黃棕色腋芽。質(zhì)堅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切片厚0.2-0.5cm,皮部較薄,木部黃白色,射線放射狀,髓部白色或黃白色。氣微,味淡。
以質(zhì)嫩、斷面黃白色者為佳。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灰黃色。①纖維較多,成束或單個散在,多纏結(jié),淡黃色或無色。甚長,略彎曲,直徑8-33μm,壁厚4-15μm,非木化,胞腔甚細。②石細胞多成群,淡黃色或黃色呈類圓形、橢圓形或類方形,直徑13-39μm,少數(shù)長至70μm,壁厚6-20μm,層紋有的明顯,孔溝較明顯并分枝,胞腔細小。另有石細胞壁較薄。③含晶厚壁細胞多成群或單個散在。形狀、大小與石細胞近似,胞腔內(nèi)含草酸鈣方晶1-2個。④草酸鈣方晶存在于厚壁細胞中或散在,直徑5-20μm.⑤木射線為異型細胞射線,壁連珠狀增厚,紋孔較細密。⑥木纖維多成束,常與木射線細胞連結(jié)。呈長梭形,末端尾尖,直徑12-20μm,壁厚約2μm,紋孔稀少,孔溝不明顯。⑦導管主要為具緣紋孔導管。⑧乳汁管偶見,直徑10-25(-30)μm,內(nèi)含微細顆粒狀分泌物。品質(zhì)標志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規(guī)定:本品用熱浸法測定,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3.0%。
「歸經(jīng)」肝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濕;通經(jīng)絡;行水氣。主治風濕痹痛;中風半身不遂;水腫腳氣;肌體風癢。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熏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