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本經(jīng)》
【拼音名】Qīnɡ Hāo
【別名】蒿(《詩經(jīng)》),荍(《毛詩傳》),草蒿、方漬(《本經(jīng)》),三庚草(《履巉巖本草》),野蘭蒿(《現(xiàn)代實(shí)用中藥》),黑蒿(《山東中藥》),白染艮(《閩東本草》)。
【來源】為菊科植物青蒿或黃花蒿的全草。夏季開花前,選莖葉色青者,割取地上部分,陰干。
【原形態(tài)】①青蒿,又名:香蒿(《說文》)。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全體平滑無毛。莖圓柱形,幼時青綠色,表面有細(xì)縱槽,下部稍木質(zhì)化,上部葉腋間有分枝。葉互生;2回羽狀全裂,第1回裂片橢圓形,第2回裂片線形,全緣,或每邊1~3羽狀淺裂,先端尖,質(zhì)柔,兩面平滑無毛,青綠色。頭狀花序排列成總狀圓錐花序,每一頭狀花序側(cè)生,稍下垂,直徑約6毫米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總苞半球形,苞片3~4層,外層的苞片狹長,內(nèi)層的卵圓形,邊緣膜質(zhì);花托外圍著生管狀雌花,內(nèi)僅雌蕊1枚,柱頭2裂;內(nèi)部多為兩性花,綠黃色,花冠管狀,雄蕊5枚,花絲細(xì)短,雌蕊1枚,花柱絲狀,柱頭2裂,呈叉狀。瘦果矩圓形至橢圓形,微小,褐色?;ㄆ?~7月。果期9~10月。
生長于河岸、砂地及海邊。分布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陜西、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浙江、福建、廣東等地。
②黃花蒿,詳黃花蒿條。
以上植物的根(青蒿根)、果實(shí)(青蒿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性狀】①青蒿的干燥全草,長約60~90厘米。莖圓柱形,表面黃綠色或綠褐色,有縱向的溝紋及棱線,全體無毛,質(zhì)輕,易折斷,斷面呈纖維狀,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葉片部分脫落,殘存的葉皺縮卷曲,綠褐色,質(zhì)脆易碎。氣香,味微苦。以質(zhì)嫩、色綠、氣清香者為佳。
②黃花蒿的干燥全草詳黃花蒿條。
【化學(xué)成份】青蒿含有苦味質(zhì)、揮發(fā)油和青蒿堿、維生素A.
【藥理作用】青蒿水浸劑(1:3)在試管內(nèi)對某些皮膚真菌有些抑制作用。其乙醇提取物在試管內(nèi)對鉤端螺旋體的抗菌濃度為7.8毫克/毫升,效力與連翹、黃柏、蚤休相似,而弱于黃連、荔枝草、黃芩與金銀花。
【炮制】青蒿:揀去雜質(zhì),除去殘根,水淋使?jié)?,切段,曬干。鱉血青蒿:取青蒿段,置大盆內(nèi),淋入用溫水少許稀釋的鱉血,拌勻,稍悶,待鱉血吸收后,入鍋內(nèi)文火微炒,取出,晾干。(每青蒿段100斤,用活鱉200個取血)
【性味】苦微辛,寒。
①《本經(jīng)》:味苦,寒。
②《本草正》:味苦微辛,性寒。
③《本草求寡》:味甘微辛,氣寒,無毒。
【歸經(jīng)】入肝、膽經(jīng)。
①《滇南本草》:入脾、胃。
②《綱目》:少陽、厥陰血分。
③《本草新編》:入胄、肝、心、腎四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暑,除蒸。治溫病,暑熱,骨蒸勞熱,瘧疾,痢疾,黃疸,疥瘡,瘙癢。
①《本經(jīng)》:主疥瘙痂癢,惡瘡,殺虱,留熱在骨節(jié)間,明目。
②《唐本草》:生按敷金瘡,大止血,生肉,止疼痛。
③《食療本草》:益氣,長發(fā),補(bǔ)中,明目,煞風(fēng)毒。治骨蒸。燒灰淋汁,和石灰煎,治惡瘡瘢靨。
④《本草拾遺》:主婦人血?dú)?,腹?nèi)滿,及冷熱久痢。秋冬用子,春夏用苗,并搗絞汁朋。亦暴干為末,小便沖服。如覺冷,用酒煮。
⑤《日華子本草》:長毛發(fā),發(fā)黑不老,兼去蒜發(fā),心痛熱黃,生搗汁服并敷之。瀉痢,飯飲調(diào)末五錢匕。
⑥《滇南本草》:去濕熱,消痰。治痰火嘈雜眩暈。利小便,涼血,止大腸風(fēng)熱下血,退五種勞熱,發(fā)燒怕冷。
⑦《綱目》:治瘧疾寒熱。
⑧《本草新編》:退暑熱。
⑨《生草藥性備要》:治小兒食積,洗疥癩。
⑩《醫(yī)林纂要》:清血中濕熱,治黃疸及郁火不舒之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