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熱壓鑄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于鑄造玻璃陶瓷的鑄造過程,所以有些人也習慣把這類陶瓷稱為鑄瓷。
常規(guī)制作修復體或基底冠蠟型、包埋然后在一定壓力下把軟化而不是熔化的瓷注射或壓鑄到因失蠟形成的蠟型空腔中形成修復體雛形,然后上色或在核冠上涂塑飾瓷材料。熱壓可避免大孔隙存在,并可促進晶相很好的分散,機械性能可達最大。
按材料晶相,可以分3類
(1)白榴石基熱壓鑄成型全瓷材料
其主要晶相成分為白榴石,代表系統(tǒng)有:IPS-Empress,Optimal,PressableCeramics,Cerpress,F(xiàn)inesse等。目前運用較多的就是IPS-Empress,作為增強相的白榴石,其含量位于35%~55%之間,結晶尺寸大約3~10um.。瓷塊在約900℃~1165℃的高溫和0.3~0.4Mpa壓力下,壓入或注入由失蠟技術形成的耐火模腔中。在自動壓力爐中保溫20分鐘使四面體白榴石晶體均勻擴散到修復材料中,形成修復體核基底或整體雛形。
因為所形成的修復體擾曲強度大約只有120Mpa,已經(jīng)很少用于全瓷冠上了。
(2)二硅酸鋰基熱壓鑄成型全瓷材料
以二硅酸鋰為增強相的全瓷材料。目前常用的有Empress2和OPC3G.在臨床運用比較廣泛。只要用于前磨牙以前的單冠。
Empress2的主晶相為占60%的二硅酸鋰長晶體,首先用失蠟技術形成修復體模腔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并于890~920℃將其熱壓成冠核形狀,然后用堆層技術在其上燒結含散在磷灰石晶體的玻璃材料形成全冠外形。其擾曲強度為350Mpa.
(3)尖晶石注射成型核瓷
此材料目前基本不用了,代表產(chǎn)品為Cerestore約85%氧化鋁及部分氧化鎂。用失蠟法形成鑄腔,將含氧化鋁和氧化鎂的坯料軟化、注入模腔,在1300℃高溫下加熱8小時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