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
最近在芝加哥舉辦的美國糖尿病學會(ADA)2013年會上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對于疑似合并冠狀動脈疾病(CAD)的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可提供遠期預后信息并預測硬性心臟事件(hard cardiac events)。
主要研究者、米蘭住院和護理科學研究所的Daniele Andreini博士表示,CT顯示完全無病變的糖尿病患者的預后非常好,這具有臨床意義,因為其表明CT血管造影可幫助識別真正的低?;颊?,并可確保疑 似合并CAD的糖尿病患者獲得良好的預后,保證期為5年。
具體而言,CT未檢出CAD征象的糖尿病患者的預后非常好,在62個月的隨訪期內未記錄到心臟事件。相比之下,在非阻塞性CAD患者中,硬性心臟事件和所 有心臟事件的累計無事件生存率分別為78%和56%,在阻塞性CAD患者中分別為60%和16%(P=0.0001)。
這項研究共連續(xù)納入429例糖尿病患者,這些患者要么是到門診就診后被前瞻性納入,要么是因新發(fā)胸痛(35%)、負荷試驗結果異常(27%)或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27%)而入院接受心臟評估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所有CT冠狀動脈血管造影檢查均采用64層掃描儀(VCT,GE Medical Systems)進行,通過心電圖門控進行劑量調節(jié)。在后處理工作站上通過多平面重建分析圖像,并由2名對患者臨床數(shù)據(jù)不知情的閱片專家對圖像進行解讀。檢查的平均有效放射劑量為8.7 mSv.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5歲,平均體重指數(shù)為27.2 kg/m2,33%的患者檢查前存在CAD的可能性較高。
在390例可評估患者中,90例無冠狀動脈疾病,69例患有非阻塞性(<50%)CAD,231例患有阻塞性(≥50%)CAD.平均臨床隨訪62個月后,記錄到279起事件,其中117起為硬性事件(9起心臟死亡、66起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42起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162起為晚期血運重建。
多因素分析顯示,嚴重心臟事件的顯著獨立預測因素是:三支病變阻塞≥50%【危險比(HR),5.21;P=0.01】、左主干冠狀動脈病變阻塞≥50%(HR,5.35;P=0.01)以及存在非鈣化斑塊(HR,1.84;P<0.0001)、混合性斑塊(HR,1.39;P=0.003)和鈣化斑塊(HR,1.62;P<0.0001)的節(jié)段數(shù)量。
所有心臟事件(包括血運重建)的顯著獨立預測因素是單支病變(HR,3.94;P=0.006)、雙支病變(HR,4.82;P=0.0001)、三支病變(HR,7.93;P<0.0001)、左主干CAD(HR,7.92;P=0.005)及存在混合性斑塊(HR,1.40;P<0.0001)和鈣化斑塊(HR,1.18;P=0.01)的節(jié)段數(shù)量。
會議主持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新奧爾良分校的William Cefalu博士詢問,鑒于對無癥狀患者進行篩查存在爭議,臨床醫(yī)生對糖尿病患者進行CT篩查的可能性有多大?
Andreini博士回應稱,雖然美國心臟協(xié)會、美國心臟病學會和計算機斷層掃描學會建議不要使用CT血管造影進行篩查,特別是對無癥狀的患者,但“我不確定這一建議是否也適用于糖尿病患者”。他建議使用極低劑量(<1 mSv)的電離輻射對這一亞組患者進行篩查,并且“其他用于篩查糖尿病患者的方法完全缺乏準確性”。
Cefalu博士還指出,雖然該研究的結果明確并且分析全面,但現(xiàn)實中不同醫(yī)院的CT機器設置和精確度不同,因此上述研究結果可能不具有普遍意義。另一個問題是這種篩查方法的成本效益如何尚不清楚。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