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報名時間>> | 考試公告>> | 各地動態(tài)>> |
重大變動>> | 摸底測試>> | 資料0元領(lǐng)>> |
腧穴定位方法:
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為骨度分寸法,體表標志法,手指比量法和簡便取法4種。骨度分寸法,古稱“骨度法”,即以骨節(jié)為主要標志測量周身各部位的大小、長短,并依其比例尺算成尺寸做為定穴標準的方法,此法最早載于《靈樞·骨度》篇,其所測的人體高度為七尺五寸,其橫度(以兩手外展與肩平齊,以中指為準)也為七尺五寸,因每個人的長短胖瘦不同,故分部折寸的具體長度應(yīng)按比例尺而有所伸縮,一般在頭面部規(guī)定:前發(fā)際至后發(fā)際為12寸,耳后兩乳突之間為9寸,頭圍為26寸,額前至頸項根部為10寸。頸項部:后發(fā)際至大椎為2.5寸,喉結(jié)至胸骨上切跡為4.0寸。胸腹部:胸骨上切跡至劍突為9.0寸。臍水平至恥骨為6.5寸,胸肋角至臍水平為8.0寸,胸圍45寸,兩乳之間9.5寸,頸項根至腋窩4.0寸,腋以下至季脅12寸,季脅至股骨大轉(zhuǎn)子為 6.0寸。背腰部:肩至肘17寸,肘至腕12.5寸,腕至中指指尖為4.0寸,指長為4.5寸。下肢部:恥骨上緣至股骨內(nèi)上髁為18寸,膝以下到外踝為16寸,外踝至第五跖骨頭3.0寸,足長12寸,足寬4.5寸。體表標志可分為固定標志和法動標志兩類。固定標志是指以五官、毛發(fā)、爪甲、乳頭、臍窩以及骨節(jié)凸起的凹陷,肌肉隆起部位作為取穴標志而言。常用的明顯標志:如鼻尖取素絨;兩眉中間取印堂;兩乳之間取瞳中;頭面部的標志有:前后發(fā)際、鼻根、鼻尖、眉心、眉頭、內(nèi)外眼角、瞳孔、額、顴骨、腮、口角、下頜骨、耳屏、耳后骨性突起、耳輪等。頸項部:喉頭胸鎮(zhèn)乳突肌、斜方肌、鎖骨、頸椎棘突等。胸腹部:胸骨劍突、胸骨角、胸肋、乳頭、臍窩恥骨、腹股溝等。背腰部:肩胛骨、脊椎棘突。上肢部:肩峰、三角肌、肱二頭肌、肱骨、腋前線、腋后紋、肱骨內(nèi)上踝、尺骨鷹嘴、掌長肌腱、橈骨、橈骨莖突、尺骨、尺骨莖突、腕橫紋、指掌關(guān)節(jié)部、指甲等。下肢部:股骨、長收肌、股四頭肌、脛骨、脛骨內(nèi)側(cè)踝、腓骨、跟骨、舟骨等?;顒訕酥臼侵咐藐P(guān)節(jié)、肌肉皮膚,隨運動而出現(xiàn)的孔隙、凹陷、皺紋等作為取穴標志而言。如耳門、聽宮、聽會等當(dāng)張口時出現(xiàn)空陷處取,取陽溪穴時,將翹起為拇長,伸短肌腱之間的凹陷中取穴等等,這些都是在動態(tài)情況下作為取穴定位標志的,故稱為活動標志。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礎(chǔ)上,醫(yī)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稱“指寸法”。因為人的手指與身體其他部分存在著一定的比例,故而醫(yī)者須以自己的手指比量外,還要參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況適當(dāng)增減比例。有三種量法:第一種是以中指的第二指節(jié)為一寸,第二種是以拇指的寬度為一寸,第三種是四指并攏后的寬度為3寸。簡便取穴法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如列缺,以病人的左右虎口交叉,一手指壓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央,當(dāng)食指凹陷之處即為本穴。又如勞宮穴,半握拳,以中指指尖切壓在掌心的第一橫紋上,就是本穴。再如風(fēng)市,患者兩手臂自然下垂,于股外側(cè)中指尖到達處就是本穴等。這些方法都是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總結(jié)出來的。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