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
蒽環(huán)/紫杉類耐藥患者新選擇:
蒽環(huán)類和紫杉類藥物在早期乳腺癌(EBC)輔助或新輔助化療中的應用正越來越廣泛,故復發(fā)患者多已對上述兩類藥物耐藥。目前此類患者的治療選擇有限,臨床上迫切需要更強效的治療藥物。
近年來進入臨床的埃博霉素類抗腫瘤藥伊沙匹隆為蒽環(huán)/紫杉類耐藥的MBC患者提供了新的選擇。該藥的作用機制與紫杉類相似,可促進微管蛋白的聚合并抑制其解聚,使腫瘤細胞阻滯于G2/M期繼而發(fā)生凋亡。伊沙匹隆的分子結構和微管蛋白結合位點與紫杉類完全不同,該藥治療βⅢ微管蛋白過表達的紫杉類耐藥性乳腺癌仍有效,并且不易被三磷酸腺苷結合盒轉運蛋白轉運出腫瘤細胞外。因此,伊沙匹隆對多種機制的蒽環(huán)/紫杉類耐藥易感性均較低,對于經蒽環(huán)類和紫杉類治療后復發(fā)的MBC仍有顯著的抗腫瘤作用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Ⅲ期隨機對照臨床研究CA163046和CA163048顯示,已發(fā)生蒽環(huán)/紫杉類耐藥或復治的MBC患者使用伊沙匹隆+卡培他濱治療,PFS和ORR均可較卡培他濱單藥治療顯著改善,證實了伊沙匹隆可改善蒽環(huán)/紫杉類耐藥或復治MBC的療效。基于上述研究數據,美國食品和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已于2007年批準伊沙匹隆聯合卡培他濱用于蒽環(huán)/紫杉類耐藥MBC的治療。
以蒽環(huán)/紫杉類進行輔助或新輔助化療后在12個月內復發(fā)的患者一線治療選擇有限,且大多對蒽環(huán)和紫杉類藥物耐藥,因此這部分患者對于新的治療選擇有迫切的需求。在2008年圣安東尼奧乳腺癌會議(SABCS)上報告的一篇集合分析匯總了CA163046和CA163048研究的數據后顯示,伊沙匹隆聯合卡培他濱一線治療蒽環(huán)/紫杉類輔助或新輔助化療后快速復發(fā)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1年)患者,療效明顯優(yōu)于卡培他濱單藥,為此類耐藥患者提供了更為有效的治療選擇。
與同為微管穩(wěn)定劑的紫杉類相似,伊沙匹隆同樣有外周神經病變的不良反應。2008年SABCS上,一項回顧性分析匯總了三項使用伊沙匹隆治療MBC的臨床研究數據,顯示伊沙匹隆單藥和聯合方案發(fā)生3~4度外周神經病變的比例分別為14%和20%左右,且主要為感覺神經病變,多為累計性,其恢復率(恢復到基線和1度病變)為76%~89%,中位恢復時間為5~6周,提示伊沙匹隆中重度外周神經病變的發(fā)生率較低,持續(xù)時間短,并大多能得到緩解或消退。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