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味苦寒)黃連一兩(味苦寒)
右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醫(y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
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
傷寒中風,醫(y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醫(y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y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復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