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字士安,小時名靜,晚年自稱玄晏先生。西晉安定朝那(今甘肅靈臺人縣朝那鎮(zhèn))人。著名醫(yī)家,其著作《針灸甲乙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針灸學的專著,在針灸學史上,占有很高的學術地位。
皇甫謐幼年時父母雙亡,便過繼給了叔父,由叔父叔母撫養(yǎng)成人。他在幼時十分貪玩,到了20歲仍不喜歡讀書,甚至有人認為他天生癡傻,叔母為他十分擔心。一天,他摘回了許多野生瓜果給叔母吃,叔母對他說:“如果你不好好學習,沒有半點本事,就算是用上好的酒肉來孝敬我,也是不孝的。今年你已經(jīng)20歲了,不讀書,不上進,我心里就得不到安慰。我只希望你有上好的才學,可你總是不能明白長輩的心意。提高修養(yǎng),學習知識都是對你自己有益的事,難道還能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嗎?”皇甫謐聽了這番話,心中十分不安。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頓悟自己原來已經(jīng)虛度了20年的光陰,實在羞愧難當,便立志努力學習,不敢再有絲毫懈怠。他雖然家境貧寒,但即使是在家中種地時,他也不忘背著書,抽空閱讀。自此之后,他對百家之說盡數(shù)閱覽,學識淵博而沉靜少欲,并著有《孔樂》、《圣真》等書,在文學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40歲時,他患了風痹病,十分痛苦,在學習上卻仍是不敢怠慢。有人不解他為何對學習如此沉迷,他說:“朝聞道,夕死可也。”說如果早上明白了一個道理,就算晚上便死去,也是值得的。皇帝敬他品格高尚、學識豐富,便請他做官,他不但回絕了,竟然還向皇上借了一車的書來讀,也算得上是一樁奇事了!
他抱病期間,自讀了大量的醫(yī)書,尤其對針灸學十分有興趣。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他發(fā)現(xiàn)以前的針灸書籍深奧難懂而又錯誤百出,十分不便于學習和閱讀。于是他通過自身的體會,摸清了人身的脈絡與穴位,并結合《靈樞》、《素問》和《名堂孔穴針灸治要》等書,悉心鉆研,著述了我國第一部針灸學的著作——《針灸甲乙經(jīng)》。
該書除了論述有關臟腑、經(jīng)絡等理論,還記載了全身穴位649個,穴名349個,并對各穴位明確定位,對各穴的主治證、針灸操作方法和禁忌等都做了詳細描述,并一一糾正了以前的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