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
急性腎小球腎炎辯證分型:
1.風水相搏癥狀:突然起病,發(fā)熱惡風,無汗或微汗,頭痛咳嗽,初為眼瞼浮腫,繼則全身浮腫,尿少而赤,舌苔薄白,脈浮數(shù)。
證候分析:外感風邪,肺失清肅測發(fā)熱惡風,無汗頭痛,咳嗽。風水相搏,氣化失利,故浮腫、尿少。邪熱夾濕移于下焦,灼傷血絡,則有尿色紅赤。舌苔薄白,脈浮數(shù),均為邪毒在表之象。本型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和猩紅熱發(fā)病之后出現(xiàn)。
2.濕熱內浸癥狀:發(fā)熱煩躁,頭痛頭暈,甚則嘔吐,皮膚可有膿瘡,小便短赤,或呈血尿,全身浮腫,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
證候分析:濕熱內盛,故發(fā)熱煩躁,皮膚生瘡。濕熱流注三焦,水道通調失職,水濕泛溢肌膚發(fā)為全身浮腫。濕熱之邪灼傷血絡測出現(xiàn)血尿。濕熱上犯,則頭痛頭暈,甚至嘔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均為濕熱內盛之象。本型常在皮膚感染(如膿皮?。┲蟀l(fā)生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3.濕困脾土癥狀:起病較緩,多無發(fā)熱,全身水腫,或浮腫較輕,面色蒼黃,身體困倦,小便短赤,舌苔白或薄白膩,脈濡。
證候分析:此證多因久居潮濕之地,感受外濕,與體內因脾土虛虧產(chǎn)生的內濕互結所致。濕濁內犯,困阻脾土,脾失健運,濕泛肌膚,故面黃困倦,全身浮腫。濕郁化熱,灼傷下焦血絡,故小便短赤。苔白或薄白膩,脈濡,均為濕困脾土之象。本型患兒多數(shù)起病較緩,腫脹不甚,若不及時治療,容易轉變?yōu)槁阅I炎。
并發(fā)癥l.水氣上凌癥狀:肢體浮腫,尿少或尿閉,咳嗽氣急,心悸胸悶,煩躁喘息不能平臥,口唇青紫,舌質暗紅,苔白,脈細數(shù)無力。
證候分析:水氣上逆,凌射心肺,故咳嗆氣急,胸悶心悸。氣為血帥,氣滯血瘀,故口唇青紫,舌質暗紅。心氣虛弱,氣機不暢,故煩躁不安,脈細數(shù)無力。
水濕泛溢,則肢體浮腫,苔白。
2.邪毒內陷癥狀:頭痛頭暈,煩躁不安,視物模糊,惡心嘔吐,甚則驚厥昏迷,舌質紅,苔黃,脈弦數(shù)。
證候分析:濕熱邪毒郁于肝經(jīng),損及心竅。肝陽上亢,心竅郁閉,故頭痛頭暈、煩躁不安,甚則引動肝風,蒙閉心竅而驚厥昏迷。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均為濕熱內盛,肝陽上亢之象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3.水毒內閉癥狀:全身浮腫,尿少或尿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口中氣穢,腹脹甚或昏迷,舌質淡胖,苔白膩,脈沉細而數(shù)。
證候分析:水毒之邪壅塞三焦,氣機升降失常,水毒內閉,中焦格拒,濕濁壅郁于上焦,故全身浮腫,惡心嘔吐,口中氣穢。水毒上擾清陽則頭痛頭暈;若蒙閉心竅,則出現(xiàn)神識昏迷。舌質淡胖,苔白膩,脈沉細而數(shù),均為水毒內盛,正氣漸潰之象。
本病經(jīng)積極治療,進入恢復期,可表現(xiàn)為脾氣虛虧及腎陰不足,應予調理,加速痊愈。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