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
研究發(fā)現(xiàn),在腫瘤細胞內(nèi)表達一個叫做Omomyc的MYC負顯性突變體(dominant-negativemutation)基因可以明顯縮小小鼠體內(nèi)肺癌腫瘤灶的體積而不會引起明顯的副作用,所以抑制MYC基因活性將有可能成為一種有效的治療腫瘤的新方法。
MYC作為一個主要的原癌基因,與它相關的轉錄因子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尤其是在腫瘤治療方面沒有得到充分的研究,這多少有一點令人吃驚。雖然在腫瘤細胞中MYC基因的表達是失控的、上調的,但人們倒不是有意地忽視了MYC基因抑制劑在治療腫瘤方面的作用,這里面是有其歷史原因的。研發(fā)針對轉錄因子的小分子抑制劑的歷史就是一部充滿了艱辛與挫折的失敗史。而且,MYC基因對于成體干細胞的增殖和干細胞狀態(tài)維持來說又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人們也擔心一旦使用了MYC基因抑制劑將會造成嚴重的不可預料的副作用。不過最近,上述理論受到了LauraSoucek、GerardEvan等人的質疑,因為他們通過試驗證明了MYC抑制劑具有明顯的抑癌作用,而且它的抑癌作用非常安全、不會誘發(fā)副作用。
Omomyc是一種MYC負顯性突變體基因,已有試驗證明它可以明顯抑制MYC依賴的基因轉錄作用。實驗中,研究人員構建了一種小鼠,該小鼠細胞的Omomyc基因的表達是受四環(huán)素依賴的啟動子(tetracycline-responsivepromoterelement,Tre)和來自于巨細胞病毒早期啟動子的名為rtTA的反式作用因子共同調控的,多西環(huán)素(doxycyclin)可以特異性激活該調控系統(tǒng),Omomyc基因在該調控系統(tǒng)控制下可以在小鼠體內(nèi)多器官中進行大量表達。根據(jù)上述特征,研究人員將構建出的這種小鼠命名為Tre-Omomyc;CMVrtTA小鼠。盡管小鼠在持續(xù)接受doxycyclin刺激長達4周之久后,睪丸、皮膚和腸隱窩這些本該快速增殖的器官的生長速度都明顯降低了,但是小鼠還是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患病跡象或其它任何的不良反應。此外,停止接受多西環(huán)素刺激之后,上述組織生長受抑制的現(xiàn)象馬上就消失了。所以,雖然MYC抑制劑會帶來抑制小鼠組織生長的副作用,但小鼠能非常好地耐受該副作用,并且一旦停藥,這種抑制作用便會馬上消失,不會對小鼠帶來任何長期的不良影響。
解決了MYC抑制劑安全性的問題,那么接下來自然就輪到檢測它抗癌效果的問題了。為了驗證MYC抑制劑的抗癌效果,研究人員使用了LSL-KrasG12D小鼠動物模型。這種小鼠模型是讓小鼠吸入能表達Cre重組酶的腺病毒載體,使其在小鼠細支氣管肺泡交界處的上皮細胞中激活KRASG12D癌基因,誘發(fā)肺癌。
不過試驗發(fā)現(xiàn),讓Tre-Omomyc;CMVrtTA小鼠吸入能表達Cre重組酶的腺病毒載體后不能構建出患肺癌小鼠,因為這些小鼠體內(nèi)細支氣管肺泡交界處的上皮細胞增殖作用被明顯的抑制了。接下來,研究人員又在已經(jīng)誘導表達了癌基因KRASG12D長達6周的患肺癌小鼠體內(nèi)表達了Omomyc基因,結果腫瘤灶體積明顯縮小,并且殘存的腫瘤灶細胞也表現(xiàn)出明顯的凋亡跡象。上述這所有的試驗結果都表明內(nèi)源性的MYC基因表達直接促進了KRASG12D基因誘導的肺癌形成和生長。但是MYC抑制劑對于更晚期的肺癌患者來說是否同樣有效呢?為了驗證其對晚期患者的療效,研究人員讓LSL–KrasG12D小鼠生長了18周以后再給予MYC抑制劑進行了試驗。這些18周齡的小鼠體內(nèi)都已經(jīng)形成了明顯的腫瘤灶,其中有些病灶的體積都非常大了,并且是腫瘤血管豐富的腺癌,就是這樣的腫瘤“晚期患者”,在使用Omomyc后僅僅3天,腫瘤體積也明顯的縮小了,經(jīng)過Omomyc治療28天之后,所有小鼠體內(nèi)的腫瘤灶都消失了。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內(nèi)源性的MYC表達對于KRASG12D誘導產(chǎn)生的肺癌來說,無論是疾病早期還是晚期都是非常重要的。雖然目前還不能根據(jù)以上試驗數(shù)據(jù)就肯定針對MYC基因的抑制劑具有非常良好的抗癌作用,但是至少能肯定地說,針對MYC基因的抑制劑絕對是一個非常有希望的抗癌新藥。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