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報名時間>> | 考試公告>> | 各地動態(tài)>> |
重大變動>> | 摸底測試>> | 資料0元領(lǐng)>> |
主要證候:經(jīng)斷前后,頭暈耳鳴,腰酸腿軟,烘熱汗出,五心煩熱,失眠多夢,口燥咽干,或皮膚瘙癢,月經(jīng)周期紊亂,量少或多,經(jīng)色鮮紅,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
證候分析:經(jīng)斷前后,天癸漸竭,腎陰不足,精血衰少,髓海失養(yǎng),故頭暈耳鳴;腰為腎府,腎主骨,腎之精虧血少,故腰酸腿軟;腎陰不足,陰不維陽,虛陽上越,故烘熱汗出;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水虧不能上制心火,心神不寧,故失眠多夢;腎陰不足,陰虛內(nèi)熱,津液不足,故五心煩熱,口燥咽干;精虧血少,肌膚失養(yǎng),血燥生風,故皮膚瘙癢:腎虛天癸漸竭,沖任失調(diào),血海蓄溢失常,故月經(jīng)周期紊亂,經(jīng)量少或多,色鮮紅。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也為腎陰虛之征。
治療法則:滋腎益陰,育陰潛陽。
方藥舉例:六味地黃丸(《兒藥證直訣》)加生龜板、生牡蠣、石決明。
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丹皮、澤瀉
若腎水不足,不能上濟心火,以致心腎不交者,癥見心煩失眠,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心悸易驚,甚至情志失常,頭暈健忘,腰酸乏力,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治宜滋陰補血,養(yǎng)心安神,方用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
人參、玄參、當歸身、天冬、麥冬、丹參、茯苓、五味子、遠志、桔梗、酸棗仁、生地、朱砂、柏子仁
若腎陰虧,水不涵木致肝腎陰虛者,癥見頭暈耳鳴,兩脅脹痛,口苦吞酸,外陰瘙癢,舌紅而干,脈弦細。治宜滋腎養(yǎng)肝,方用一貫煎(《柳州醫(yī)話》)。
沙參、麥冬、當歸、生地、川楝子、枸杞子
若肝腎陰虛甚,以致肝陽上亢者,癥見眩暈頭痛,耳鳴耳聾,急躁易怒,面色紅赤,舌紅,苔薄黃,脈弦有力。治宜育陰潛陽,鎮(zhèn)肝熄風,方用鎮(zhèn)肝熄風湯(《醫(yī)學衷中參西錄》)。
懷牛膝、生赭石、生龍骨、生牡蠣、生龜板、白芍、玄參、天冬、川棟子、生麥、芽茵、陳甘草
若情志不遂,以致肝郁化熱者,癥見頭暈目眩,口苦咽干,心胸煩悶,口渴飲冷,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治宜疏肝解郁清熱,方用丹梔逍遙散。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