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管理中應用激勵理論-護理管理:
激勵對于人的行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一切內心要爭取實現好條件,包括希望,愿望等所產生的一種動力,這是一種內心狀態(tài)。激勵就是運用這種內心狀態(tài)及職工心理需求,激發(fā)職工工作動機的一條現代化管理原則。激勵理論的目的就是調動人的積極性。目前管理心理學中的激勵理論主要有需要層次論,雙因素理論,期望理論及公平理論。
1 需要層次論
馬斯洛認為,人有各種需求,從物質到精神,由低級到高級可分五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交往的需求,威望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其中最高需求是自我實現的需求。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他人重視,希望得到社會、他人的承認,而這種承認就是一種自我價值得以實現的標志,人的價值既包括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又包括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管理的作用就是要設法滿足人們各層次的需求,促使人們去追求最高層次的需要,以提高工效。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護理管理者對護士要多表揚,少批評,努力發(fā)現每位護士的極其微小值得稱道的地方。表揚意味著對他人的肯定和承認。表揚使人愉快,愉快的心情可使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又可使人得到社會,他人尊重、贊賞,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
2 雙因素理論
海茨伯格提出雙因素論,第一組是保健因素屬于低級的,它包括薪金,地位,職業(yè)保障等。第二組是工作滿足因素,也稱為激勵因素,包括職業(yè)前途,責任感,受到器重,晉級,工作成就等,屬于高級的。激勵因素可以挖掘人的極大潛力,護理管理者應積極提供條件,最大限度地滿足護士對第二組因素的需要。同時也不能忽視物質激勵作用。另外,護理管理者要經常教育、啟發(fā)、培養(yǎng)護士的職業(yè)責任感和榮譽感,使護士看到自己的光明前途。我國把5.12定為護士節(jié),顯然是護士這項工作已得到社會重視。同時,也激發(fā)了護士的責任感及使命感。
3 期望理論
費羅姆認為,每個人所追求目標的價值大小及期望值的高低直接影響工作積極性。期望值是指對某種激勵效能的預測。目標價值是指激勵效果對本人的價值。期望理論的公式為:激勵力量=目標價值×期望值。1980年我院護理大專生只有2名,1985年我院規(guī)定選拔干部必須受過高等教育,護士們都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大專班學習,在護士當中掀起了學習熱,獲取大專文憑的護士逐漸增多。在這里大專文憑,是期望值,大專畢業(yè)后可選拔為護理干部是目標價值。顯然,這種激勵手段效果很好。隨著晉職稱制度的改革,護士晉升職稱要有撰寫的論文,我院借此做出以下規(guī)定,“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的論文給予不同的獎勵”,“在晉級時,同等條件情況下,論文成果較大者可優(yōu)先”。我院做出的規(guī)定,表明了對護理論文的重視,激發(fā)了護士進行撰寫論文的熱情。在期望理論中,正確設立目標價值十分重要,過高或過低都達不到激勵的目的,甚至會起相反作用。假如規(guī)定在國家級刊物發(fā)表論文獎金過低,這個目標價值就不恰當。獎金只是論文價值的體現,是衡量醫(yī)院對護理論文的重視與否,從而到達激勵效果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4 公平理論
阿達姆斯提出公平理論認為,人的工作動機不僅是直接受報酬影響,而且受到相對報酬的影響,即人們總是進行“投入”與“產出”的比較。“投入”是個體對自身的估價,“產生”即為所得的報酬,兩者相符就有公平感,反之則產生不公平感。
總之,激勵理論說明人的工作熱情是需要激勵的,通過激勵才能調動護士的積極性、激勵能給工作帶來具大效益。因此,護理管理者應掌握激勵理論,并且正確使用激勵理論。